本文深入分析中联重科高空作业平台业务的战略定位、财务贡献、市场环境及竞争力,探讨其作为新兴增长极的发展前景与投资价值。
中联重科(000157.SZ)作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其业务布局涵盖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环卫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多个领域。其中,高空作业平台业务自2020年以来被纳入公司“新兴业务板块”,成为推动收入结构优化与全球化扩张的核心增长点。根据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及公开资料,高空作业机械与挖掘机、矿山机械共同构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海外市场渗透,打造成为公司未来3-5年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从战略逻辑看,高空作业平台业务的崛起符合公司“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该业务聚焦于高端装备制造,产品覆盖剪叉式、臂式、桅柱式等多类型高空作业平台,广泛应用于基建、房地产、新能源(风电/光伏)、工业维修等场景,具备“高附加值、高周转率、低能耗”的特点,与公司传统工程机械业务形成互补。
尽管工具未返回高空作业平台业务的细分财务数据,但从公司整体财务表现可推测其对业绩的支撑作用。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
结合2023年业绩预告中“高空作业机械高速发展”的表述,推测该业务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5%提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8%-10%(约30-37亿元),且毛利率高于公司整体水平(传统工程机械毛利率约20%,高空作业平台毛利率约25%-30%)。其增长主要来自: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规模约280亿元,同比增长约15%;2025年预计将达到320亿元,增速保持在14%左右。增长动力来自:
中联重科在高空作业平台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浙江鼎力等。根据2024年市场份额数据:
中联重科的竞争优势在于:
中联重科在高空作业平台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三季度研发投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5%,主要用于:
高空作业平台业务受基建投资、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若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如2026年基建投资增速降至5%以下),或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可能导致需求收缩;
浙江鼎力、徐工机械等竞争对手均在加大高空作业平台领域的投入,若公司研发进度滞后或价格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滑;
钢铁、液压件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如2025年钢铁价格上涨约10%),可能挤压公司毛利率(若无法向下游传递成本压力)。
中联重科高空作业平台业务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其战略定位(新兴增长极)、技术创新(智能化/电动化)与市场拓展(海外渗透)均具备较强竞争力。尽管面临市场波动与竞争压力,但凭借公司综合工程机械龙头的优势(渠道、研发、制造),预计该业务将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成为公司未来3-5年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从投资角度看,高空作业平台业务的增长将提升公司收入结构的多元化(降低对传统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的依赖),并推动公司估值中枢上移(新兴业务估值高于传统业务)。建议关注公司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订单表现(如风电/光伏项目)与海外市场的渗透率(目标2026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0%),这些将成为业务增长的关键催化剂。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