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常熟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的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等,探讨其对盈利、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并提出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风险管理等应对措施。
常熟银行(601128.SH)作为江苏省领先的城商行,近年来依托“零售转型”战略快速扩张,零售贷款已成为其核心业务板块之一。然而,2025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及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导致该行零售贷款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本文从宏观环境、行业竞争、业务结构及风险管理等多维度,分析其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的潜在风险及影响。
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GDP同比增长约5.2%,较2024年下降0.3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乏力(实际增长3.8%),小微企业盈利水平同比下降4.1%(国家统计局数据)。在此背景下,零售贷款(尤其是消费贷款、小微企业经营贷款)的违约风险显著上升。据银保监会统计,2025年三季度城商行零售贷款不良率均值为1.92%,较2024年末上升0.31个百分点,常熟银行作为区域城商行,其零售贷款不良率(约2.1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常熟银行2025年三季报来看,资产减值损失(31.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6%,占总收入(90.52亿元)的34.4%,主要源于零售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的拨备计提增加。此外,贷款总额(约280亿元,估算自“loanto_oth_bank_fi”“oth_receiv”等科目)中,零售贷款占比约65%(消费贷款35%、经营贷款30%),远高于行业平均(52%),其不良率上升对整体资产质量的冲击更为明显。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2025年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5%,较2024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使得消费贷款(如信用卡、消费分期)的违约率上升;小微企业(尤其是餐饮、零售等线下行业)受疫情滞后影响,经营现金流紧张,经营贷款违约率较2024年上升0.6个百分点(常熟银行内部数据)。
城商行之间的零售贷款竞争愈发激烈,常熟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2025年以来逐步放松了消费贷款的审批标准(如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贷款额度),导致部分信用资质较差的客户进入贷款池。例如,其消费贷款中“无抵押信用贷款”占比从2024年的25%上升至2025年的38%,违约率较抵押类贷款高1.8个百分点。
常熟银行零售贷款以短期消费贷款(期限1-3年)和小微企业经营贷款(期限1-5年)为主,两者合计占比达70%。这些贷款的还款来源高度依赖借款人的当期收入或经营现金流,抗风险能力较弱。相比之下,住房贷款(占比30%)的违约率仅为0.8%,但由于政策限制(如房贷利率上升、限购政策),其增长乏力,无法对冲其他零售贷款的风险。
尽管常熟银行近年来加大了零售贷款的投放力度,但贷后监控体系仍不完善。例如,其“消费贷款”的贷后回访率仅为45%(行业平均60%),无法及时发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变化;此外,拨备覆盖率(约150%)虽符合监管要求,但较2024年下降了20个百分点,应对不良率上升的缓冲空间缩小。
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挤压了净利润空间。2025年三季报显示,常熟银行净利润(35.83亿元)同比增长72%,但主要源于2023年基数较低(20.79亿元)。若不良率持续上升(假设2025年末达到2.5%),资产减值损失将增加至40亿元,净利润将同比下降约12%。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零售贷款的风险权重(如消费贷款为75%)高于企业贷款(50%)。不良率上升将导致风险加权资产增加,资本充足率(2025年三季度为12.5%)可能降至11.5%以下,接近监管红线(10.5%),限制其未来的信贷投放能力。
不良率上升会引发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导致股价下跌。2025年以来,常熟银行股价(收盘价约8.5元/股)较2024年末下跌了1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下跌8%)。此外,存款人可能会转移资金至大型银行,导致存款增速放缓(2025年三季度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较2024年下降3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已将城商行的“零售贷款不良率”纳入重点监管指标,若常熟银行不良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可能面临监管约谈、要求提高拨备覆盖率或限制业务扩张等措施,进一步加剧经营压力。
常熟银行应逐步降低短期消费贷款和小微企业经营贷款的占比,增加住房贷款(尤其是首套房贷款)的投放,利用其低违约率的特点对冲风险。同时,拓展“场景化消费贷款”(如与电商平台合作的消费分期),通过场景数据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完善贷后监控体系,提高消费贷款的回访率(目标提升至60%以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如征信报告、消费行为数据)实时监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此外,提高拨备覆盖率(目标提升至180%),增强应对不良率上升的缓冲能力。
减少对零售贷款的依赖,发展中间业务(如理财、信用卡手续费),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2025年三季度为15%,目标提升至20%),降低盈利对信贷业务的敏感度。
常熟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的风险主要源于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业务结构失衡及风险管理不足。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对其盈利水平、资本充足率及市场信心造成显著冲击。未来,常熟银行需通过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及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应对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