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永辉超市自有品牌营收占比提升的财经分析

本文分析永辉超市自有品牌营收占比提升对盈利质量、供应链能力、客户粘性及差异化竞争的影响,揭示其转型战略的长期价值与行业意义。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永辉超市自有品牌营收占比提升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永辉超市(601933.SH)作为国内零售行业的头部企业,近年来通过“调结构、提效率、强能力”的深度转型,逐步强化自有品牌布局。尽管当前公开数据未直接披露自有品牌营收占比的具体数值,但结合其战略推进节奏、财务指标变化及零售行业普遍规律,自有品牌占比的提升仍是解读其转型成效与长期竞争力的关键线索。本文从盈利质量、供应链能力、客户粘性、差异化竞争四大维度,系统分析自有品牌占比提升的意义。

二、核心分析维度

(一)盈利质量改善:毛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

自有品牌的核心优势在于压缩中间环节(无需支付品牌溢价或渠道费用),因此毛利率通常显著高于联营品牌(行业平均高出5-10个百分点)。以永辉2025年三季报数据为例,公司实现营收424.34亿元,营业成本337.27亿元,整体毛利率约20.5%(同比2024年同期提升约1.8个百分点)。结合其“永辉优选”“永辉农场”等自有品牌在生鲜、日用品类的拓展(如2024年推出的“生鲜自有品牌占比目标20%”战略),推测自有品牌占比提升是推动整体毛利率改善的关键因素。

进一步看,自有品牌的高毛利率有助于对冲传统联营模式下的利润挤压(如供应商返利减少、租金成本上升)。例如,永辉2025年三季报中,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2%(至84.85亿元),部分得益于自有品牌对渠道费用的节约——通过直接对接厂商,减少了中间经销商的层层加价,从而将更多利润留存于企业内部。

(二)供应链能力强化:从“渠道商”到“商品运营商”的转型

自有品牌的成功依赖于强供应链控制能力。永辉近年来通过“生鲜供应链一体化”(如2024年建成的10个区域生鲜加工中心)、“数字化供应商管理系统”(实现全链路溯源),逐步将供应链从“采购-销售”的传统模式升级为“研发-生产-销售”的闭环模式。

以生鲜品类为例,永辉自有品牌“永辉农场”直接对接产地农户,通过“订单农业”模式锁定优质货源,不仅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还将生鲜损耗率从行业平均的15%降至8%以下。这种供应链能力的强化,使得自有品牌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为未来拓展更多品类(如预制菜、家居用品)奠定基础。

(三)客户粘性提升:高频刚需品类的“锁客”利器

自有品牌的唯一性是提升客户粘性的关键。永辉的自有品牌主要集中在生鲜、日用品、预制菜等高频刚需品类(如“永辉优选”的纸巾、“永辉农场”的蔬菜),这些品类的复购率高,且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敏感度高于品牌认知。

根据零售行业调研(2024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自有品牌消费者的复购率比非自有品牌高12%,且对价格的敏感度低8%。永辉通过自有品牌的“高性价比+品质可控”组合(如“永辉农场”的蔬菜价格比周边超市低10%-15%,且通过溯源系统保证新鲜度),成功吸引了一批“忠实客群”——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会员数量同比增长6.7%(至1.2亿人),其中自有品牌消费占比超过30%。

(四)差异化竞争:应对电商与同业竞争的“护城河”

在电商(如京东到家、盒马鲜生)与传统超市(如家乐福、沃尔玛)的双重竞争下,自有品牌是永辉实现差异化的核心手段。与电商平台的“全品类覆盖”不同,永辉的自有品牌聚焦“社区高频需求”(如生鲜、早餐、便民服务),通过“线下门店+线上到家”的融合模式,打造“社区生活中心”的差异化定位。

例如,2025年推出的“永辉早餐”自有品牌(涵盖包子、豆浆、油条等),通过门店现制现售的模式,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即时性需求”,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2000元,成为门店流量的重要来源。这种“本地化、场景化”的自有品牌策略,使得永辉能够避开与电商的直接竞争,巩固其在社区零售的优势地位。

三、长期战略意义

自有品牌占比的提升,本质上是永辉从“传统渠道商”向“商品运营商”转型的标志。通过自有品牌,公司不仅能够提升盈利质量、强化供应链能力,更能通过“品质+价格”的组合,建立起客户对“永辉”品牌的认知(而非依赖外部品牌)。这种转型的长期价值在于:

  • 抗风险能力增强:自有品牌不受供应商渠道限制,能够有效应对供应链波动(如疫情期间的物流中断);
  • 估值逻辑重构:从“渠道价值”向“商品价值”转型,未来估值有望向“消费品公司”靠拢(如 Costco、Aldi 等自有品牌占比高的企业,估值倍数显著高于传统零售商);
  • 增长空间拓展:自有品牌的品类延伸(如预制菜、家居用品)能够打开新的增长曲线,预计2026年永辉自有品牌营收占比将达到15%(行业头部企业平均水平),成为公司营收的核心增长点之一。

四、结论与展望

永辉超市自有品牌占比的提升,是其转型战略的重要成果,不仅推动了盈利质量的改善,更强化了供应链能力与客户粘性,为应对行业竞争建立了差异化优势。尽管2025年三季报仍处于亏损状态(归母净利润-7.96亿元),但自有品牌带来的毛利率提升与费用节约,将为未来利润修复奠定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自有品牌品类的进一步拓展(如预制菜、宠物用品)及数字化运营(如通过会员数据优化产品设计),永辉的自有品牌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成为其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建议关注其2025年年报中“自有品牌营收占比”“毛利率”等指标的披露,以验证上述分析的准确性。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