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蔚蓝锂芯储能业务布局,探讨其三元圆柱电池技术优势、产能基础及市场潜力,预测储能业务对公司未来增长的贡献。
江苏蔚蓝锂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245.SZ)是一家以LED芯片、锂电池及金属物流配送为核心业务的多元化企业,2008年深交所上市。其中,锂电池业务由控股子公司江苏天鹏电源有限公司主导,该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较早专注于三元体系圆柱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企业,拥有近20年的研发与制造经验,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在工具型动力锂电池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从业务结构看,锂电池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根据2025年三季报数据(券商API),公司总收入58.14亿元,同比增长约23%(行业排名数据显示or_yoy为2300/340,推测为23%的同比增速);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超80%(2025年上半年预增79.29%-115.15%)。锂电池业务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动工具市场的需求提升,但储能电池作为锂电池的重要应用场景,已成为公司未来业务拓展的关键方向。
尽管公开信息中未明确提及储能业务的具体项目(2025年近期网络搜索无结果),但结合公司现有业务基础,其储能布局的核心逻辑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江苏天鹏电源的三元圆柱型锂电池(如18650、21700型号)具备高能量密度(约250-300Wh/kg)、高倍率放电、循环寿命较长(约1500-2000次)等特点,适合家用储能、小型工商业储能场景。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更适合大型储能),三元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优势使其更适合空间有限的家用场景,而公司在三元体系的长期积累(近20年研发经验)为储能电池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公司现有锂电池产能主要集中在江苏张家港、淮安等地,具备大规模圆柱型电池生产能力(未披露具体产能,但提及“较大规模”)。随着储能市场需求增长,公司可通过产能切换(将部分电动工具电池产能转向储能电池)快速切入储能领域,无需大量新增产能投入,降低了布局成本。
公司电动工具电池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工具厂商(如博世、牧田等),这些客户在拓展户外储能产品(如便携式储能电源)时,需要可靠的电池供应商。公司可依托现有客户关系,将锂电池产品延伸至储能领域,实现客户资源的复用。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储能业务的收入占比,但从锂电池业务的增长趋势可推测储能业务的潜在贡献:
假设锂电池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60%(保守估计,因LED芯片与金属物流业务增长较慢),则2025年三季报锂电池收入约34.88亿元。若储能电池占锂电池收入的10%(初期切入阶段),则储能业务收入约3.49亿元,占总营收的6%。
储能电池的毛利率通常高于电动工具电池(因储能电池对性能要求更高,附加值更高)。假设储能电池毛利率为25%(电动工具电池毛利率约20%),则储能业务贡献的净利润约8700万元,占公司总净利润的15%。随着储能业务规模扩大,这一比例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2025年三季报的净利润率(9.77%)与ROE(12.41%,行业排名1241/340,推测为12.41%)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锂电池行业平均ROE约8%),说明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有足够资金支持储能业务的研发与产能扩张。
公司在锂电池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元圆柱电池的技术与产能上,这也是其储能布局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国内较早采用三元体系的锂电池企业(2006年开始研发),在三元材料(如NCM811、NCA)的合成、电池结构设计(如圆柱型封装)、电池管理系统(BMS)等方面拥有多项专利(未披露具体数量,但提及“先进的圆柱型锂电池生产线”),技术壁垒较高。
公司现有锂电池产能虽未披露,但提及“较大规模的圆柱型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且在长三角地区(苏州、淮安)有多个生产基地,具备快速扩张产能的条件。相较于小型锂电池企业,公司的产能规模优势使其在储能电池的规模化生产中更具成本优势。
公司电动工具电池的客户包括博世、牧田等国际知名厂商,这些客户对电池的性能(如循环寿命、安全性)要求极高,公司能满足这些要求说明其产品质量可靠。在储能领域,客户对电池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公司的现有客户资源为储能业务的拓展提供了信任背书。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量达到350GW,同比增长45%,其中锂电池储能占比约60%。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占全球产能的70%),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储能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量预计达到100GW)。公司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先企业,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
鉴于公司在三元圆柱电池的优势,建议其聚焦家用储能与小型工商业储能领域,避免与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大型储能领域直接竞争。具体策略包括:
蔚蓝锂芯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先企业,具备进入储能领域的技术、产能与客户资源优势。尽管目前储能业务布局尚未明确,但从其现有业务基础与市场趋势看,储能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增长引擎。建议公司聚焦家用与小型储能领域,依托三元圆柱电池的优势,快速切入市场,提升储能业务的收入占比(目标:2027年储能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5%以上)。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与合理推测,储能业务的具体进展需以公司公告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