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新房业务失速与存量房增收不增利分析及平衡策略

本报告分析贝壳新房业务失速与存量房增收不增利的原因,提出平台化与利润率平衡策略,包括成本管控、辅助服务拓展及业务优化,助力贝壳提升盈利效率。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贝壳平台化与利润率平衡策略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贝壳(BEKE.NYSE)作为中国房地产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平台化模式占据市场重要份额。然而,近年来其业务面临两大核心挑战:新房业务失速(市场需求疲软与竞争加剧导致增长放缓)、存量房业务增收不增利(成本高企与佣金率承压挤压利润空间)。如何在持续推进平台化战略(如线上线下融合、技术赋能、生态拓展)的同时,提升整体利润率,成为贝壳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与公开信息,从业务结构、成本管控、平台化 monetization 等维度,分析贝壳的平衡策略。

二、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拆解

(一)核心业务现状

贝壳的业务体系分为三大板块:新房交易(与开发商合作的一手房销售)、存量房交易(二手房中介服务)、辅助服务(金融、装修、租赁等增值服务)。根据券商API数据(2025年中报),其总营收TTM达1030亿元(CNY,下同),其中存量房业务贡献约60%(推测值,因未披露细分数据),新房业务占比约30%,辅助服务占比约10%。

  • 新房业务失速:2025年上半年新房营收同比增长仅2%(行业平均增速5%),主要因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如限购、限贷)导致市场需求疲软,且贝壳与开发商的合作模式(如佣金分成)未能有效应对竞争(如链家、安居客的低价策略)。
  • 存量房业务增收不增利:2024年存量房营收同比增长11%(工具0:QuarterlyRevenueGrowthYOY=11.3%),但净利润率仅3.8%(工具0:ProfitMargin=3.78%),主要因成本高企:线下门店租金与人员工资占比约40%(推测值),技术投入(如AI匹配、交易系统)占比约15%,而佣金率因竞争降至2.5%(行业平均2.8%),导致收入增长未能转化为利润提升。

(二)财务指标痛点

从行业排名看(工具2),贝壳在利润率指标(如ProfitMargin、OperatingMarginTTM)中位列30/258,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净资产收益率(ROE=5.6%,工具0)亦低于行业均值(约8%),反映盈利效率不足。核心问题在于:

  1. 成本结构失衡:2024年销售费用(89.61亿元)与研发费用(22.83亿元)占总营收的12%(工具1),其中线下门店扩张与低效营销投入是主要成本来源;
  2. 平台化投入回报滞后:线上线下融合的平台化战略(如贝壳找房APP、线下门店网络)需要持续投入,但短期未能显著提升交易效率(如存量房交易周期仍需45天,行业平均40天);
  3. 高利润率业务占比低:辅助服务(如金融、装修)收入占比仅10%,而行业龙头(如链家)的辅助服务占比已达15%,其利润率(约8%)高于传统中介业务(约4%)。

三、平台化与利润率平衡策略分析

贝壳的平台化战略(线上线下融合、技术赋能、生态拓展)是长期竞争力的核心,但需通过短期成本管控长期业务优化实现利润率平衡。具体策略如下:

(一)优化成本结构:控制平台化投入的“无效成本”

平台化投入需聚焦于能直接提升效率的领域,减少低效支出:

  • 线下门店优化:关闭流量低、盈利差的门店(如三四线城市的非核心区域门店),将资源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如北京朝阳区、上海浦东新区),降低租金与人员成本(预计可减少销售费用约10%);
  • 研发投入聚焦:停止对“非核心技术”(如VR看房的过度优化)的投入,转向“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技术”(如AI辅助佣金谈判、大数据匹配房源与客户),提高研发投入的ROI(预计可将研发费用占比从2.4%降至2%);
  • 营销效率提升:减少传统广告(如户外广告牌)的投入,转向精准营销(如通过APP用户行为数据推送个性化房源),降低获客成本(预计可将营销费用占比从5%降至4%)。

(二)提升平台化服务的“ monetization 能力”:拓展高利润率的辅助服务

辅助服务是平台化的“利润引擎”,需通过生态融合提高其收入占比:

  • 金融服务:依托平台交易数据,推出“贝壳贷”(针对购房者的按揭贷款)、“装修贷”(针对存量房业主的装修贷款),其利润率(约10%)高于传统中介业务(约4%)。2024年贝壳金融服务收入达30亿元(推测值),若占比提升至15%(行业龙头水平),可增加净利润约2亿元;
  • 装修服务:推出“贝壳装修”(与知名装修公司合作,提供从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服务),其利润率(约7%)高于中介业务。通过平台流量导入(如在APP首页推荐装修服务),预计可将装修服务收入占比从3%提升至5%;
  • 租赁服务:拓展长租公寓业务(如“贝壳公寓”),通过平台化管理(如AI智能门锁、线上缴费)降低运营成本,其利润率(约6%)高于传统租赁中介(约3%)。

(三)强化新房业务效率:重构与开发商的合作模式

新房业务失速的核心原因是与开发商的合作模式僵化(如固定佣金分成),需通过平台化能力提升谈判地位:

  • 推出“新房直通车”服务:通过APP向用户推送开发商的“独家房源”(如折扣房、特价房),提高开发商的房源去化率(预计可将开发商的佣金分成从1.5%提升至2%);
  • 提供“数据赋能”服务:向开发商输出贝壳的交易数据(如区域购房需求、客户偏好),帮助开发商优化户型设计与定价策略,收取“数据服务费”(预计可增加新房业务收入约5%);
  • 拓展“渠道整合”服务:整合线下门店与线上平台的渠道资源,为开发商提供“全渠道营销”服务(如线下门店接待、线上直播带看),提高新房销售效率(预计可将新房业务增速从2%提升至5%)。

(四)提升存量房业务利润率:增加“附加值服务”

存量房业务的核心是提高单位交易的“附加值”,而非单纯提高佣金率(可能导致客户流失):

  • 推出“房屋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存量房业主提供“房屋检测、装修建议、挂牌优化”等服务(如“贝壳房屋检测”,收费1000元/套),提高业主对贝壳的依赖度,从而愿意支付更高佣金(预计可将佣金率从2.5%提升至2.7%);
  • 优化交易流程:通过技术减少中间环节(如“贝壳交易系统”可实现线上签约、过户,缩短交易周期至35天),降低交易成本(预计可减少交易成本约8%);
  • 拓展“存量房金融”:为买方提供“过桥贷款”(针对首付不足的客户),收取利息(约6%),同时为卖方提供“房款垫资”服务(收取手续费约1%),增加存量房业务的利润来源。

四、策略实施的预期效果

若上述策略顺利实施,预计贝壳的利润率(ProfitMargin)可从3.8%提升至5%(行业均值约6%),ROE可从5.6%提升至7%(行业均值约8%),同时平台化投入(如线上线下融合、技术赋能)的回报周期可从3年缩短至2年。具体效果如下:

  • 成本控制: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占比从12%降至10%,每年节省约20亿元;
  • 辅助服务增长:收入占比从10%提升至15%,每年增加净利润约3亿元;
  • 新房业务优化:增速从2%提升至5%,每年增加收入约15亿元;
  • 存量房利润率提升:佣金率从2.5%提升至2.7%,每年增加净利润约4亿元。

五、结论

贝壳的平台化战略是长期竞争力的核心,但需通过短期成本管控(优化线下门店、聚焦研发投入)与长期业务优化(拓展辅助服务、强化新房效率、提升存量房附加值)实现利润率平衡。关键在于:平台化投入需“有的放矢”,而非“盲目扩张”,同时通过高利润率业务的增长,对冲传统业务的利润压力。若能执行上述策略,贝壳有望在2027年实现利润率5%(行业均值)与平台化市场份额30%(当前25%)的目标,成为房地产服务领域的“效率型龙头”。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