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格林美(002340.SZ)回收业务增长逻辑,涵盖动力电池、报废汽车及稀有金属回收的财务表现、行业政策支持、技术壁垒及未来潜力,揭示其作为循环经济龙头的投资价值。
格林美(002340.SZ)作为国内循环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回收业务(涵盖动力电池、报废汽车、稀有金属等)是核心营收来源之一。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及政策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支持,公司回收业务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本文通过财务数据、行业环境及公司竞争力分析,系统拆解其回收业务的增长逻辑与未来潜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格林美2024年实现总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回收业务营收61.0亿元,占比40.0%,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增速达35.3%(远超总营收增速)。2021-2024年,回收业务营收CAGR(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7%,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
从产品结构看,动力电池回收是回收业务的核心板块,2024年贡献营收38.2亿元,占回收业务的62.6%,同比增长41.5%;报废汽车回收营收12.8亿元,占比21.0%,增速28.0%;稀有金属(如锂、镍、钴)回收营收10.0亿元,占比16.4%,增速30.7%。这种结构优化(高附加值的动力电池回收占比提升)推动回收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的15.1%提升至2024年的18.3%,盈利性显著改善。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2024年保有量达1200万辆,同比增长35.7%),报废量进入爆发期。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报废量约203万辆,同比增长51.2%;预计2025年将达到300万辆,同比增长47.8%。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占整车成本约40%),其报废量的激增为格林美提供了充足的回收原料。
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并通过补贴(如对回收企业给予每吨1000-2000元的补贴)、强制回收(要求车企承担回收责任)等政策推动行业发展。格林美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享受政策倾斜,其回收网络(2024年拥有1200个回收网点)的扩张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2024年,格林美回收业务毛利率达18.3%,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
净利润方面,2024年回收业务贡献净利润10.2亿元,占比68.0%,同比增长42.2%,增速远超总净利润(35.1%),说明回收业务的盈利质量在持续提升。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格林美在国内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排名第2(市场份额15.3%),较2021年提升3.1个百分点。其市场份额扩张的核心原因是:
截至2025年11月10日,格林美最新股价为8.38元/股[0],对应2024年PE(市盈率)约20倍(假设净利润15.0亿元)。对比同行(如天奇股份、华宏科技)的平均PE(18倍),其估值略高,但考虑到回收业务增速(35.3%)远高于行业平均(25.1%),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市场对其回收业务的增长预期较高,主要基于:
格林美回收业务的增长是行业环境(新能源报废潮)、政策支持(循环经济)及公司竞争力(技术、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营收占比与增速持续提升,盈利性改善,行业竞争力领先。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回收业务仍将是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行业预测基于公开资料整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