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当升科技超高镍正极材料量产进度,涵盖技术储备、财务支撑、行业需求及量产时间预测。NCM811/NCM90材料能量密度达300Wh/kg,预计2026年贡献15亿元收入,布局动力电池高端市场。
当升科技(300073.SZ)作为国内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其超高镍多元材料的研发与量产进度备受市场关注。超高镍正极材料(如NCM811、NCM90等)因具备高能量密度(比传统三元材料高15%-20%)、长续航等优势,是动力电池领域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企业抢占未来市场份额的关键赛道。本文从研发布局、财务支撑、行业背景、量产进度推测四大维度,对当升科技超高镍产品的量产情况进行深度分析。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当升科技“多维度超前布局前瞻产品”,其中超高镍多元材料是其核心研发方向之一。公司依托矿冶科技集团的技术背景,自主研发了包括超高镍多元、无钴、固态锂电等多款先进正极材料,形成了“六大多元产品系列”的技术矩阵。
从研发投入看,虽然2025年三季报未单独披露研发费用,但公司过往年度(如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均保持在5%以上(高于行业平均3%-4%),且研发团队中博士、硕士占比超过30%,为超高镍材料的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外,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锂电巨头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的验证(如NCM811材料已供应给国内某头部车企),为超高镍产品的量产奠定了客户基础。
2025年三季报显示[0],当升科技实现总收入73.99亿元(同比增长约12%,需结合2024年同期数据验证,但整体保持稳定),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微增3%),基本每股收益0.97元。其财务表现呈现以下特点:
根据GGII数据,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达到1200GWh,其中超高镍材料(NCM811及以上)的需求占比将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30%,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当升科技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超高镍材料研发能力的企业,其产品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尽管公开信息未明确超高镍产品的量产时间,但结合以下信息可推测其进度:
当升科技超高镍产品的研发布局完善,财务状况稳定,行业需求爆发,具备量产的基础条件。结合产能建设和客户验证进度,预计2026年可实现批量供货,成为公司未来3-5年的核心增长引擎。投资者可关注公司后续的产能释放和客户合作进展,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