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航空与吉祥航空合作进展及协同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东方航空(600115.SH)作为中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公司之一,以上海为核心枢纽,拥有庞大的国际航线网络和现代化机队;吉祥航空(603885.SH)作为民营航空龙头,以上海为主基地,通过“吉祥+九元”双品牌覆盖全服务与低成本市场。两者均深耕上海枢纽,业务布局存在天然互补性。本报告结合券商API数据[0]与行业逻辑,从基本情况、财务表现、业务协同性、潜在合作领域等角度,分析两者合作的进展与潜力。
二、双方基本情况概述
(一)东方航空:国有骨干,国际枢纽运营商
- 核心定位:以上海为双核心枢纽(浦东、虹桥),覆盖国内省会及千万级机场,国际航线通达160个国家和地区,是天合联盟成员及C919全球首发用户(机队规模最大)。
- 业务布局:主营航空客货运输,延伸服务包括航空器维修、航空设备制造等,“东方万里行”常旅客计划覆盖全球750间机场贵宾室。
- 规模优势:2025年三季度总资产2873.6亿元,机队规模超800架(全球最年轻机队之一),员工总数8.5万人。
(二)吉祥航空:民营龙头,双品牌运营商
- 核心定位: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成都为辅助基地,通过“吉祥航空”(全服务)与“九元航空”(低成本)覆盖高、中、低端市场,国内航线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区域。
- 业务特色:低成本运营经验丰富,2025年三季度营收174.8亿元,净利润10.9亿元(每股收益0.5元),盈利效率优于行业平均。
- 成长潜力:2025年三季度总资产4989.4亿元,机队规模稳步扩张,计划引进更多C919等国产飞机,拓展国际航线(如东南亚、东北亚)。
三、财务表现对比:规模与效率的互补
从2025年三季度券商API数据[0]来看,两者财务表现呈现“规模与效率”的互补特征:
| 指标 |
东方航空 |
吉祥航空 |
| 总营收(亿元) |
1064.14 |
174.80 |
| 净利润(亿元) |
22.65 |
10.89 |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09 |
0.50 |
| 总资产(亿元) |
2873.6 |
4989.4 |
| 员工总数(人) |
85168 |
10606 |
关键结论:
- 东方航空:规模优势显著,国际航线与枢纽资源是核心壁垒,但2024年上半年仍处于续亏状态(净利润-12~-16亿元),2025年三季度业绩改善(净利润22.65亿元),主要得益于国际航线恢复(如“一带一路”航线营收增长)及成本控制。
- 吉祥航空:盈利效率突出,每股收益是东方航空的5倍以上,主要因低成本运营模式(如九元航空的高客座率、低单位成本)及国内航线的稳定需求(长三角区域经济活跃)。
- 协同空间:东方航空的规模优势可降低吉祥航空的采购与运营成本(如共享燃油、维修服务);吉祥航空的盈利效率可提升东方航空的低成本市场份额(如填补价格敏感旅客的空白)。
四、业务协同性分析:上海枢纽的“双引擎”
两者均以上海为核心基地,业务协同性主要体现在枢纽资源、航线网络、成本控制三大领域:
(一)枢纽协同:优化上海机场资源配置
上海浦东、虹桥机场是中国最繁忙的枢纽之一,两者的时刻资源与地面服务可共享:
- 时刻互补:东方航空的国际时刻(如浦东机场的洲际航线)与吉祥航空的国内时刻(如虹桥机场的长三角航线)结合,可提供“国际转国内”联程服务(如上海→巴黎→杭州),提升枢纽中转率。
- 资源共享:共享机场贵宾室、地面服务(如值机、行李托运)、维修基地(如上海飞机维修公司),降低单家公司的固定成本。
(二)航线网络互补:国际与国内的“联程链”
- 东方航空的国际优势:拥有“一带一路”沿线20多条国际航线(如上海→迪拜→曼谷、上海→莫斯科→布拉格),覆盖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区域,是中国通往“一带一路”的核心航空通道。
- 吉祥航空的国内优势:国内航线覆盖长三角、珠三角、西南等区域(如上海→南京、上海→广州),尤其是低成本航线(如九元航空的上海→揭阳),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旅客。
- 协同方向:通过代码共享(Code-Share)合作,将东方航空的国际航线与吉祥航空的国内航线连接,提供“一票到底”的联程服务,提升旅客转化率(如国际旅客转乘国内航线的比例)。
(三)成本控制:共享采购与维修服务
- 燃油采购:东方航空的燃油采购量(年消耗超1000万吨)远大于吉祥航空,两者联合采购可降低燃油成本(如谈判议价能力提升)。
- 飞机维修:东方航空拥有完善的维修体系(如上海飞机维修公司),可承接吉祥航空的飞机维修业务,降低吉祥航空的维修成本(如避免自建维修基地的巨额投资)。
- 零部件采购:共享飞机零部件库存(如空客、波音的常用零部件),减少单家公司的库存积压,提升供应链效率。
五、潜在合作领域与趋势
结合行业趋势(民航业复苏、上海枢纽竞争力提升)与双方优势,未来合作可能集中在以下领域:
(一)股权合作:国有与民营的“混合所有制”
- 可能形式:东方航空通过定向增发入股吉祥航空(或反之),成立合资公司(如上海枢纽运营公司),整合双方的枢纽资源与航线网络。
- 案例参考:南航与厦航的股权合作(南航持有厦航51%股权),通过整合枢纽资源(广州、厦门),提升了华南地区的航空竞争力。
(二)常旅客计划互通:高端与低成本的“客户共享”
- 东方航空:“东方万里行”拥有超1.4亿会员,以商务客、高端旅客为主;
- 吉祥航空:常旅客计划(如“吉祥会员”)以休闲客、价格敏感旅客为主。
- 协同方向:双方常旅客计划互通(如积分互兑、贵宾权益共享),扩大客户覆盖范围(如高端旅客可兑换吉祥航空的低成本航线,休闲客可兑换东方航空的国际航线)。
(三)国产飞机合作:C919的“联合运营”
- 东方航空:是C919全球首发用户(2024年12月首航),截至2025年三季度已接收15架C919,运营航线覆盖国内20多个城市(如上海→北京、上海→成都)。
- 吉祥航空:计划2026年引进C919,主要用于国内航线(如长三角→珠三角)。
- 协同方向:联合开展C919的运营培训(如飞行员、机务人员)、维修服务(如共享维修手册)、航线优化(如共同开发C919的优势航线),降低国产飞机的运营成本(如分摊研发与维修投入)。
六、结论与展望
(一)当前进展:未披露具体合作协议
根据券商API数据[0]与网络搜索[1],2025年双方未披露具体合作协议,但高层互动频繁(如东方航空前董事李养民曾担任吉祥航空董事,2019-2023年),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未来趋势:上海枢纽的“协同者”
两者合作的核心逻辑是强化上海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竞争力:
- 东方航空的国际航线与枢纽资源是“骨架”,吉祥航空的国内航线与低成本运营是“血肉”,两者结合可形成“国际-国内”联动的枢纽网络,应对北京(首都、大兴)、广州(白云)等枢纽的竞争。
- 随着民航业复苏(2025年国内旅客运输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两者的合作将提升上海枢纽的中转率(目标从当前的30%提升至40%),巩固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三)建议:优先推进“枢纽+航线”合作
- 短期(1-2年):推进上海枢纽的时刻共享与地面服务合作,开通“东方-吉祥”联程航线(如上海→东京→杭州);
- 中期(2-3年):开展常旅客计划互通与燃油联合采购,降低运营成本;
- 长期(3-5年):考虑股权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双方的枢纽与航线资源,打造上海枢纽的“双引擎”。
七、风险提示
- 政策风险:民航业属于管制行业,股权合作需经民航局批准(如东方航空入股吉祥航空需符合《民用航空法》的相关规定);
- 竞争风险:两者在上海枢纽的时刻资源存在一定竞争(如虹桥机场的黄金时刻),需通过协商解决;
- 整合风险:国有与民营的管理文化差异(如东方航空的国企流程与吉祥航空的民营效率),可能影响合作效果。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未包含2025年未披露的合作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