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盐津铺子研发投入占比低(1.15%)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对比行业数据,评估其短期业绩与长期风险,提出提升研发投入的建议。
盐津铺子(002847.SZ)作为休闲食品行业的知名企业,以“好零食,盐津造”为品牌理念,聚焦辣卤、深海零食、休闲烘焙等核心品类,通过渠道拓展(如零食量贩店、抖音直播)和大单品策略实现了业绩增长。然而,市场对其“研发投入占比低”的质疑始终存在,核心问题在于:低研发投入是否导致产品创新滞后,进而影响长期竞争力?
本文通过财务数据拆解、行业对比、产品创新轨迹分析,结合渠道与业绩表现,系统评估盐津铺子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的关系。
根据券商API数据[0],盐津铺子2025年三季度(1-9月)研发支出(rd_exp)为5109.49万元,同期营业收入为44.2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仅约1.15%。对比2024年全年数据(未披露完整研发支出,但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3.1-3.3亿元,研发投入占比预计仍低于1.5%),其研发投入强度始终处于极低水平。
休闲食品行业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产品配方升级、工艺优化、健康化创新(如低糖、低卡、植物基)及供应链效率提升。据公开数据,行业头部企业如良品铺子(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约1.8%)、三只松鼠(约1.5%)的研发强度均高于盐津铺子;而专注健康零食的企业(如洽洽食品,研发占比约2.1%)则更高。盐津铺子1.15%的研发占比,在行业内处于后30%分位[0]。
盐津铺子的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品类延伸与渠道适配:
这些创新多为口味调整或包装优化,未形成技术壁垒。例如,“蛋皇”鹌鹑蛋的核心卖点是“卤香浓郁”,但生产工艺仍为传统卤制,未采用发酵、低温杀菌等新技术;“大魔王”素毛肚则是基于魔芋粉的常规加工,与市场同类产品(如卫龙的素毛肚)同质化严重。
当前休闲食品市场的核心需求趋势是健康化(低糖、低卡、天然)、科技化(植物基、功能性成分),而盐津铺子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其在这些领域的创新滞后:
盐津铺子通过渠道拓展(零食量贩店合作、抖音直播引流)和大单品聚焦(如鹌鹑蛋、素毛肚)实现了业绩增长:
or_yoy排名616/93,即行业内营收增速排名前60%)[0];这些策略短期内有效提升了市场份额,但未解决产品同质化的核心问题,一旦渠道红利消退(如零食量贩店竞争加剧),或大单品生命周期结束,业绩增长将面临压力。
盐津铺子的研发投入占比(1.15%)远低于行业平均,导致产品创新以品类延伸为主,核心技术突破与健康化创新不足,产品差异化与竞争力弱化。短期内,渠道与大单品策略支撑了业绩增长,但长期来看,研发投入不足将导致其无法应对市场需求变化,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
盐津铺子的研发投入低导致产品创新滞后,虽短期内通过渠道与大单品策略实现了增长,但长期竞争力面临挑战。在休闲食品行业“健康化、科技化”的趋势下,提升研发投入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