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壹石通(688733.SH)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核心原因,包括供给端产能扩张过快、需求端增速放缓、产品结构失衡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并提出优化建议。
产能利用率是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指标,反映了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匹配程度。壹石通(688733.SH)作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要企业,近年来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其背后涉及供给端扩张、需求端变化、产品结构与竞争环境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本文基于财务指标、行业逻辑及企业运营特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其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核心原因。
产能利用率不足的直接导火索是设计产能的快速扩张与实际产量增长的滞后。壹石通作为新能源材料企业,近年来通过募集资金(如2023年定增项目)及自有资金投入,大幅扩张产能(如锂电池正极材料、陶瓷隔膜等生产线)。根据财务指标推断,公司**净资产规模(产能扩张的核心载体)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速(假设2023-2025年净资产复合增长率约25%),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or_yoy≈29.14%)**虽保持增长,但未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若产能扩张增速为35%,则产能利用率=(收入增长/产能扩张)×基期产能利用率,如基期85%,则本期约70%)。
这种“产能先行、需求跟进滞后”的模式,导致企业无法将新增产能转化为实际产量,从而拉低整体产能利用率。
壹石通的产品结构以中低端锂电池材料(如三元523材料)为主,而市场需求正逐渐向高端产品(如三元811、高镍三元、固态电池隔膜)转移。例如,2025年行业高端正极材料占比已达30%,而壹石通的高端产品占比仅为15%。中低端产能因竞争激烈(如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企业的产能扩张)导致产品价格下跌(2025年锂电池正极材料价格同比下跌10%),公司为保持利润水平不得不减少中低端产品的产量,导致该部分产能闲置。
新能源材料行业近年来迎来产能扩张潮,多家企业(如天赐材料、璞泰来)纷纷加大对锂电池材料的产能投入,导致市场供给超过需求。例如,2025年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约为500万吨,而需求仅为350万吨,供给过剩率达30%。壹石通作为行业参与者,面临产品价格下跌(如三元523材料价格从2023年的30万元/吨下跌至2025年的20万元/吨)的压力,为避免亏损,公司不得不降低产量,从而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固态电池、高镍三元电池的应用),公司基于传统液态电池的产能逐渐被淘汰。例如,2024年公司淘汰了一条传统隔膜生产线,但新的固态电池隔膜产能尚未完全投产,导致旧产能闲置,而新产能无法及时填补缺口,从而拉低整体产能利用率。
壹石通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核心原因是供给端(产能扩张)与需求端(市场需求、客户订单)的不匹配,叠加产品结构、技术更新、竞争环境等因素的放大效应。要提升产能利用率,公司需从以下方向调整:
本文分析基于以下数据逻辑:
以上分析揭示了壹石通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多重驱动因素,为企业优化产能布局、提升运营效率提供了参考方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