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天赐材料新型锂盐(LiFSI)项目投产进度,探讨其对公司财务、战略及市场竞争的影响,提供投资建议与行业趋势洞察。
天赐材料(002709.SZ)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围绕“一体化布局”战略,持续拓展锂电池材料产业链,新型锂盐(如LiFSI、LiPO2F2等)作为高附加值电解液关键原料,其产能建设进度备受市场关注。本报告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对其新型锂盐项目投产进度及影响进行分析。
新型锂盐(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具有高导电性、高稳定性及低腐蚀等特性,是高端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原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随着下游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电池需求的提升,LiFSI等新型锂盐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全球LiFSI需求量预计达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30%。
天赐材料依托电解液业务的技术积累,沿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布局新型锂盐产能,旨在提升原材料自给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产品竞争力。公司2024年年报提及“推进新型锂盐项目前期工作”,但未披露具体投产时间表[0]。
通过网络搜索(未找到2025年最新结果)及公司公告查询,截至2025年三季度,天赐材料未披露新型锂盐项目的具体投产进度。结合公司过往产能扩张节奏(如2023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从开工到投产约12个月),推测新型锂盐项目可能处于“前期规划”或“试生产”阶段,但需进一步验证。
从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看,公司在建工程(CIP)未披露具体项目明细[0],但固定资产原值较2024年末增长15%(至77.32亿元),可能包含新型锂盐项目的设备购置或厂房建设支出。此外,公司2025年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部分可能用于新型锂盐的技术研发[0]。
目前,新型锂盐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天赐材料、新宙邦、永太科技等。天赐材料凭借电解液业务的客户资源及技术优势,有望在新型锂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但由于项目进度未公开,暂无法判断其市场份额变化。
若新型锂盐项目顺利投产,将提升公司原材料自给率(目前电解液原料自给率约60%),降低采购成本。假设2026年LiFSI产能达1万吨,按当前市场价格(约20万元/吨)计算,可新增收入20亿元,增厚净利润约2亿元(按10%净利率计算)[0]。
新型锂盐项目的投产将完善公司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LiFSI价格约为传统锂盐的3倍),巩固公司在电解液领域的龙头地位。
若天赐材料新型锂盐产能释放,可能加剧市场竞争,推动LiFSI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电池企业。同时,公司的技术积累(如LiFSI的合成工艺)可能成为行业标杆,引领新型锂盐的技术进步。
截至2025年三季度,天赐材料新型锂盐项目进度未公开,但公司已启动前期工作,产能建设可能处于推进中。项目投产将提升公司财务表现及战略竞争力,但需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及技术风险。
由于2025年新型锂盐项目进度信息未公开,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的公司公告、研报及行业数据,以准确判断项目进度及影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