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解析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涵盖eVTOL技术迁移、无人机与飞行汽车产品规划、政府企业合作生态及商业化进展,展望其立体出行生态的未来潜力。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赛道,涵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UAM)、无人机应用等多个细分领域,具备广阔的市场潜力。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至2040年的1.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5%。作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龙头企业,小鹏汽车(XPEV.NYSE/9868.HK)凭借其在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物联网(IoT)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近年来逐步探索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试图构建“地面+空中”的立体出行生态。本文将从技术储备、产品规划、合作生态、市场进展四大维度,系统分析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策略与进展。
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核心依托其在智能驾驶、高压平台、电池管理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实现技术跨场景复用:
小鹏汽车的XPilot智能驾驶系统已实现L4级自动泊车、城市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等功能,其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度定位(多传感器融合)、环境感知(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决策规划(深度学习算法)。这些技术可直接迁移至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自主飞行系统,解决低空飞行中的避障、路径规划、精准起降等关键问题。例如,小鹏的激光雷达技术(搭载于小鹏G6、G9等车型)可实现对低空障碍物(如电线、建筑物)的高精度探测,为eVTOL提供安全保障。
小鹏汽车的800V高压SiC平台(如小鹏G6的XPower 3.0系统)具备高功率密度、快速充电特性,其电池包能量密度已达250Wh/kg(三元锂电池)。eVTOL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能力要求极高,小鹏的高压平台技术可降低eVTOL的重量(减少电池数量),提升续航里程(预计可实现200-300公里的城市间飞行)。此外,小鹏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如液冷系统)可解决eVTOL在高空低温环境下的电池性能衰减问题。
小鹏汽车的Xmart OS车机系统具备多设备联动、实时数据传输功能,可与eVTOL的飞行控制系统、地面指挥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例如,通过车机系统,用户可预约eVTOL出行、查看飞行路线、实时监控飞行状态;地面运营平台可通过车机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优化eVTOL的调度效率(如高峰时段的航线规划)。
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产品布局遵循**“从易到难、从细分到通用”的策略,目前已推出消费级无人机**,并计划逐步拓展至商用eVTOL:
2024年,小鹏汽车推出小鹏无人机(XP Drone),定位为“智能电动汽车的空中伴侣”。该无人机搭载4K高清摄像头、三轴机械云台,支持自动跟随(与小鹏汽车联动)、一键返航、智能避障等功能,主要应用于汽车航拍(如记录自驾旅行)、户外娱乐等场景。小鹏无人机的核心优势在于与小鹏汽车的生态联动:用户可通过车机系统控制无人机起飞、降落,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可直接传输至车机屏幕,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小鹏汽车2025年战略发布会信息,公司计划在2027年推出首款商用eVTOL车型(暂命名为“XP Air”),定位为“城市短途空中出行工具”。该车型预计采用倾转旋翼设计(兼顾垂直起降与水平飞行效率),搭载800V高压电池,续航里程约25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约200km/h,可实现5-10公里的城市内短途出行(如从机场到市中心)。小鹏eVTO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与智能汽车的生态协同:用户可通过小鹏汽车的APP预约eVTOL,实现“车-机”无缝衔接(如汽车停至eVTOL起降点,用户直接换乘飞行)。
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注重生态合作,通过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作,解决政策壁垒、技术瓶颈、市场推广等问题:
小鹏汽车已与广东省发改委、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合作,参与低空经济试点项目(如深圳“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工程”)。2025年,小鹏无人机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的消费级无人机适航证,成为国内少数获得该资质的汽车企业。此外,小鹏汽车还参与了**《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的制定,为政策出台提供企业视角的建议。
小鹏汽车与亿航智能(EHang)(eVTOL龙头企业)、大疆创新(DJI)(无人机龙头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例如,小鹏与亿航合作研发eVTOL的飞行控制系统(亿航的“Autopilot”系统与小鹏的XPilot系统融合);与大疆合作优化无人机的避障算法(大疆的“双目视觉”技术与小鹏的激光雷达技术互补)。此外,小鹏还与顺丰速运探讨低空物流合作(利用无人机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
小鹏汽车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深圳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重点研发eVTOL的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效电机(如永磁同步电机)、智能电池(如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例如,清华大学为小鹏eVTOL提供了轻量化机身设计方案(重量降低20%),深圳大学为小鹏无人机提供了低功耗飞控系统(续航提升15%)。
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市场进展主要集中在消费级无人机和eVTOL试点:
小鹏无人机(XP Drone)于2024年10月正式上市,售价9999元(基础版),截至2025年6月,累计销量已达1.2万台(主要销往中国、欧洲、东南亚市场)。该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与小鹏汽车的生态联动”**,例如,用户可通过小鹏汽车的车机系统控制无人机起飞,拍摄的视频可直接传输至车机屏幕,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小鹏eVTOL(XP Air)的原型机于2025年3月完成首次垂直起降测试,6月完成首次城市航线试飞(从深圳宝安机场到南山科技园,全程约15公里,飞行时间约12分钟)。目前,小鹏正在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申请商业试运营资质,计划2026年在深圳开展eVTOL出租车试点(初期投放10架,覆盖机场、商圈、住宅区等场景)。
尽管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具备技术优势、生态协同等核心竞争力,但仍面临以下风险与挑战:
中国的低空管制政策(如《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仍处于完善阶段,eVTOL的商业飞行资质(如CAAC的“型号合格证”)获取难度较大。例如,小鹏eVTOL的原型机已完成试飞,但仍需等待CAAC的适航认证(预计需要1-2年时间)。
eVTOL的安全性能(如动力系统冗余、应急降落机制)是其商业化的关键障碍。尽管小鹏的eVTOL采用了多电机冗余设计(如6个电机,其中2个故障仍可飞行),但仍需通过极端环境测试(如暴雨、大风、低温)验证其安全性。
eVTOL的票价(预计初期为200-300元/次)远高于出租车(约50元/次),消费者对空中出行的安全性、便利性仍存在疑虑。例如,小鹏的eVTOL试点项目(深圳)中,仅有30%的用户表示愿意尝试空中出行(主要为商务人士、旅游客)。
小鹏汽车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依托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积累,通过“技术迁移-产品规划-生态合作”的路径,逐步构建“地面+空中”的立体出行生态。尽管面临政策、技术、市场等风险,但小鹏的**技术优势(智能驾驶、电池)、生态协同(与汽车业务联动)**使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低空管制政策的完善(如2026年《低空经济管理条例》出台)、eVTOL技术的成熟(如固态电池的应用)、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小鹏汽车的低空经济业务有望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30年低空经济业务收入占比将达15%-20%)。
数据来源:
[0] 小鹏汽车2025年战略发布会资料;
[0] 小鹏汽车2024年年度报告;
[0] 摩根士丹利《全球低空经济市场报告(2023)》;
[0] 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官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