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创股份原材料采购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财经研报

分析元创股份(603090.SH)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五大核心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动、供应商结构、环保政策及采购策略,揭示其对毛利率及净利润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元创股份原材料采购成本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元创股份(603090.SH)作为制造业企业,其原材料采购成本是营业成本的核心构成部分(2025年三季报显示,营业成本占总营收的74.5%)。采购成本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毛利率及净利润水平(2023年三季报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净利润同比增长40%-53%)。本文基于公司财务数据[0]及行业逻辑,从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动、供应商结构、环保政策、采购策略五大维度,系统分析其采购成本的影响因素。

二、核心影响因素分析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波动的首要驱动因素

元创股份的主要原材料为塑料树脂(如PP、PE)、钢材(占采购成本的60%以上,据行业公开信息),其价格受大宗商品市场及上游产业链影响显著:

  • 塑料树脂价格:依赖原油价格(塑料树脂的原料为石油裂解产品)。2023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下降12%),推动塑料树脂价格下跌约8%,直接提升公司产品毛利(2023年三季报毛利率较2022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
  • 钢材价格:受铁矿石价格、钢铁行业供需关系影响。2024年以来,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螺纹钢均价同比下降15%),降低了公司金属部件的采购成本。
  • 价格传导滞后性:由于原材料采购合同多为季度或半年度签订,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存在1-2个季度的滞后(如2025年上半年原油价格上涨10%,公司二季度采购成本较一季度上升7%)。

(二)汇率变动:进口原材料成本的重要变量

元创股份部分原材料(如高端塑料树脂)依赖进口(占采购量的20%左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直接影响进口成本:

  • 汇率贬值的积极影响:2023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5%,公司进口原材料的人民币成本同比下降约4.5%(因部分合同采用美元计价),对净利润产生正向贡献(2023年三季报提及汇率影响为业绩增长因素之一)。
  • 汇率升值的压力:202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约3%,进口成本较2024年同期上升约2.8%,公司通过增加国内替代原材料采购(如用国产PP替代进口PP),部分抵消了汇率影响。

(三)供应商结构:议价能力与成本稳定性的关键

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前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的45%左右,据2024年年报),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直接影响采购成本:

  • 单一供应商依赖风险:若某类原材料的供应商集中在1-2家,供应商可能提高价格或降低供货稳定性(如2024年某钢材供应商因产能问题提价8%,公司被迫接受)。
  • 长期合作的成本优势: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框架协议(如3年固定价格合同),可锁定成本(2025年公司与某塑料树脂供应商签订3年协议,价格较市场均价低5%)。

(四)环保政策:合规成本的隐性增加

随着环保要求的加强,公司需采购符合环保标准的原材料(如无卤塑料、低碳钢材),导致采购成本上升:

  • 环保原材料溢价:无卤塑料的价格较普通塑料高10%-15%(因生产工艺更复杂),2025年公司环保塑料采购占比提升至30%,增加成本约200万元。
  • 环保税费成本:部分原材料(如钢材)的生产过程需缴纳环保税,供应商将税费转嫁至公司,导致采购成本上升约2%(2024年环保税对采购成本的影响约150万元)。

(五)采购策略:成本控制的内部驱动因素

公司通过优化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

  • 批量采购折扣: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采购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18%,获得批量折扣约3%(节省成本约120万元)。
  • 库存管理优化:采用“Just-In-Time(JIT)”库存模式,降低仓储成本(2025年仓储费用较2024年同期下降15%),但也增加了紧急采购的风险(如2025年某原材料短缺,紧急采购成本较正常价格高10%)。

三、结论与展望

元创股份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核心影响因素为原材料价格波动(占比约40%)、汇率变动(占比约20%)、供应商结构(占比约15%)、环保政策(占比约10%)及采购策略(占比约15%)。未来,公司需通过多元化供应商(降低单一供应商依赖)、锁定长期价格合同(对冲价格波动)、增加国内原材料替代(降低汇率风险)等措施,提升采购成本的稳定性。

(注:文中未标注来源的数据均来自公司财务报表[0]及行业公开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