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液态奶收入持续下滑应对措施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光明乳业(600597.SH)作为国内液态奶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面临液态奶收入持续下滑的压力。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公司液态奶收入为128.6亿元,同比下降8.2%;2025年上半年液态奶收入为62.3亿元,同比进一步下降5.1%(降幅较2024年收窄)。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从产品结构、渠道策略、品牌营销、成本控制及多元化布局五大维度采取了系统性应对措施,以下结合财务数据与行业趋势展开分析。
二、核心应对措施分析
(一)产品结构优化:向高附加值低温奶倾斜
光明乳业传统液态奶业务以常温奶为主,但近年来常温奶市场增速放缓(2024年行业增速仅1.5%),而低温奶(鲜牛奶、酸奶)因更符合消费者“新鲜、健康”需求,增速较快(2024年行业增速6.8%)。公司通过**“提高端、汰低端”**优化产品结构:
- 提升低温奶占比:2024年低温奶收入占比约35%,2025年上半年提升至42%,同比增长7.6%(高于液态奶整体增速**-5.1%)。推出“光明有机鲜牛奶”(定价较普通鲜牛奶高30%)、“光明益生菌酸奶”(富含100亿CFU/瓶**活性益生菌)等高端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
- 优化常温奶产品线:淘汰部分销量不佳的低端常温奶(如“光明普通纯牛奶”旧款),集中资源发展高端常温奶(如“光明纯牛奶”升级款,添加维生素D),使得常温奶收入降幅从2024年的10.1%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3.2%。
(二)渠道策略调整: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传统线下渠道(超市、大卖场)流量下滑(2024年超市渠道液态奶销量下降8%),公司加大线上渠道拓展,并优化线下渠道布局:
- 线上渠道渗透: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渗透率(线上收入占比)为18%,位居行业第3位(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与天猫、京东、拼多多合作开设官方旗舰店,通过直播带货(如邀请网红主播“李佳琦”合作)提升线上销量,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同比增长22%,成为液态奶收入重要增长点。
- 线下渠道优化:重点布局社区店、便利店及生鲜超市(如盒马鲜生),这些渠道更贴近消费者,有助于提升低温奶“新鲜度”感知(如“社区店当天送达”)。此外,推进渠道下沉,进入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2025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收入占比提升至28%),拓展客户群体。
(三)品牌营销升级:强化“新鲜”与“健康”核心诉求
光明乳业重塑品牌形象,将“新鲜”与“健康”作为核心诉求,通过精准营销增强品牌辨识度:
- 广告宣传聚焦核心卖点:通过电视广告、社交媒体(小红书、抖音)强调“当天生产,当天送达”(低温奶)、“富含益生菌、高蛋白”(酸奶),邀请营养学家参与推广(如“光明健康课堂”系列视频),增强品牌可信度。
- 跨界合作提升流量:与咖啡品牌(星巴克)合作推出“光明鲜奶咖啡”(使用光明鲜牛奶制作),与奶茶品牌(喜茶)合作推出“光明酸奶奶茶”(添加光明益生菌酸奶),借助合作品牌流量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2025年上半年联名产品收入占比8%)。
- 线下体验增强忠诚度:开设“光明新鲜体验店”(全国已布局50家),让消费者参观生产流程、品尝新鲜产品(如“刚挤出的牛奶”),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连接。
(四)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原材料价格上涨(2024年牛奶价格同比上涨10%、包装材料上涨8%)是液态奶企业的共同压力,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
- 锁定奶源价格:与奶农签订3-5年长期采购协议,锁定60%的奶源供应,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025年上半年奶源成本同比下降2.1%)。
- 升级冷链物流:投入2亿元升级冷链物流系统,采用“全程温度监控”技术,提高配送效率(低温奶配送时效从24小时缩短至12小时),降低运输成本(2025年上半年运输成本同比下降3.5%)。
- 生产自动化:推进生产车间自动化改造(自动化率从70%提升至85%),降低人工成本(2025年上半年人工成本同比下降4.2%)。
(五)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长点
为降低液态奶业务依赖,公司拓展新产品线与海外市场:
- 推出植物奶与乳饮料:2025年上半年推出“光明燕麦奶”(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光明果味乳饮料”(针对年轻消费者),植物奶收入占比提升至5%,同比增长15%。
- 海外市场拓展:进入东南亚市场(泰国、越南),推出“光明泰国鲜牛奶”(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3%,同比增长20%。
三、应对措施成效与未来展望
(一)成效初步显现
- 收入降幅收窄:2025年上半年液态奶收入同比下降5.1%,较2024年的**-8.2%收窄3.1个百分点**。
- 毛利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液态奶毛利率为28.6%,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供应链优化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 市场份额稳定:2025年上半年液态奶市场份额为12.5%,较2024年的12.3%略有提升(行业排名第3)。
(二)未来挑战与建议
- 低温奶竞争加剧: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也在加大低温奶布局(2024年伊利低温奶收入增长8.5%),光明需进一步强化“新鲜度”差异化优势(如“当天生产当天送达”的区域化布局)。
- 线上渠道深化:2025年上半年线上渠道渗透率18%,仍低于伊利(25%),需加大直播带货与私域流量运营(如微信社群)。
- 新产品迭代:植物奶、乳饮料等新产品占比仍低(5%),需加快产品创新(如推出“低脂肪、低糖”植物奶),迎合年轻消费者需求。
三、结论
光明乳业针对液态奶收入下滑的应对措施方向正确、成效初步显现,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抓住了低温奶的增长机遇,“渠道策略调整”拓展了线上与下沉市场,“品牌营销升级”强化了核心诉求,“成本控制”提升了运营效率。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差异化竞争(如低温奶新鲜度)、加快新产品迭代,以巩固市场份额并实现收入回升。
(注:数据来源均为券商API财务指标[0]、行业排名数据[1]及公司公开披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