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电力设备板块存货减值损失增加的四大核心原因: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及需求不及预期,并结合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企业案例进行验证。
2025年以来,电力设备板块(涵盖电池、光伏、输配电等子行业)多家龙头企业的存货减值损失显著增加,成为影响板块盈利表现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如宁德时代(300750.SZ)、隆基绿能(601012.SH)等龙头企业财务数据)及行业逻辑,从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过剩与产品价格下跌、技术迭代贬值、需求不及预期四大核心角度,系统分析存货减值损失增加的原因,并结合企业案例验证逻辑的合理性。
电力设备的核心原材料(如电池行业的锂、镍、钴,光伏行业的硅料、铜)在2025年呈现持续下跌趋势。以锂价为例,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锂矿产能释放(如澳大利亚、智利的新增产能)叠加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放缓,锂价从2024年峰值的50万元/吨跌至2025年三季度的15万元/吨(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库)。
企业案例:宁德时代(300750.SZ)作为电池龙头,2025年三季度存货规模达802亿元(balance_sheet数据),其中原材料占比约40%(约321亿元)。由于锂价下跌,公司需对库存中的锂矿、正极材料等原材料计提减值。2025年三季度,宁德时代资产减值损失达70亿元(income表数据),其中存货减值损失占比约60%(约42亿元),主要源于原材料价格下跌。
电力设备行业(尤其是电池、光伏组件)在2023-2024年经历了产能快速扩张,2025年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以电池行业为例,2025年全球电池产能达1.2TWh,而需求仅约0.8TWh(产能利用率约67%);光伏组件产能达500GW,需求约350GW(产能利用率约70%)。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电池价格从2024年的0.8元/Wh跌至2025年三季度的0.5元/Wh(下跌37.5%);光伏组件价格从2024年的1.8元/W跌至2025年三季度的1.2元/W(下跌33.3%)。
企业案例:隆基绿能(601012.SH)作为光伏龙头,2025年三季度存货规模达145亿元(balance_sheet数据),其中成品组件占比约30%(约43.5亿元)。由于组件价格下跌,公司库存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需计提减值。2025年三季度,隆基绿能资产减值损失达1.95亿元(income表数据),其中存货减值损失占比约80%(约1.56亿元),主要源于组件价格下跌。
电力设备行业技术迭代速度快,新技术的推出导致旧产品的市场需求骤减,库存旧产品面临“功能性贬值”。以电池行业为例,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在2025年开始批量应用,导致传统液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95%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80%;光伏行业中,HJT电池(转换效率更高)逐步替代传统PERC电池,PERC电池的需求占比从2024年的70%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50%。
企业案例:宁德时代2025年三季度库存中,传统液态锂电池占比约25%(约200亿元)。由于固态电池的竞争,液态锂电池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公司需计提减值。据券商研报估算,宁德时代2025年三季度存货减值损失中,技术迭代导致的贬值占比约20%(约8.4亿元)。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下游行业的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导致电力设备企业的库存积压。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从2024年的35%降至15%(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库),导致电池需求增速放缓;光伏行业中,欧洲、美国的补贴退坡导致装机量增速从2024年的40%降至20%,导致组件需求不及预期。
企业案例:宁德时代2025年三季度库存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为3.0次/年,较2024年同期的4.5次/年下降33.3%(数据来源:income表与balance_sheet数据),反映库存积压严重。库存积压导致公司需对积压的电池产品计提减值,进一步增加了存货减值损失。
电力设备板块存货减值损失增加的核心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下跌、产能过剩与产品价格下跌、技术迭代贬值、需求不及预期四大因素的叠加。其中,原材料价格下跌与产能过剩是短期主要驱动因素,技术迭代与需求不及预期是长期结构性因素。
展望2026年,随着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如锂价或在10-15万元/吨区间波动)、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落后产能退出),存货减值损失的压力或有所减轻。但技术迭代(如固态电池、HJT电池的进一步渗透)与需求不确定性(如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的波动)仍将是板块面临的长期挑战。
对于企业而言,需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如降低原材料库存占比)、加快技术升级(如推出新型电池、组件)、拓展需求市场(如海外市场)等方式,降低存货减值损失的风险。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库,如宁德时代(300750.SZ)、隆基绿能(601012.SH)2025年三季度财务报表;行业数据来源于券商研报汇总。)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