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放量进度及2025年产能规划分析

分析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全球布局、产能扩张、财务表现及技术优势,2025年产能将达20万吨/年,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核心驱动公司盈利增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放量进度分析报告

一、业务布局与产能规划:全球覆盖的回收网络与规模化扩张

1. 现有业务布局

格林美作为“城市矿山开采”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其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是“城市矿山”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在中国深圳、湖北荆门、江西宜春、河南郑州等10余个省份建立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基地,并通过“线上+线下”模式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此外,公司通过海外子公司(如韩国格林美、印尼格林美)布局全球回收网络,覆盖东南亚、欧洲等地区,为海外新能源车企提供电池回收服务。

2. 产能规模与扩张计划

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产能呈持续扩张态势。2024年,公司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产能达到15万吨/年(金属量约2万吨/年),较2023年增长30%。2025年,公司计划通过“产能升级+新建项目”进一步提升产能:

  • 现有基地升级:荆门基地通过技术改造将产能从3万吨/年提升至5万吨/年(金属量约0.8万吨/年);
  • 新建项目:江西宜春二期回收基地(产能4万吨/年)已于2025年6月动工,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
  • 海外产能:印尼雅加达回收基地(产能2万吨/年)计划2025年底建成,服务当地新能源电池厂。

整体来看,公司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产能有望达到20万吨/年(金属量约3.2万吨/年),较2024年增长33%。

二、财务表现与收入贡献:高速增长的核心业务板块

1. 收入规模与占比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收入,但“城市矿山开采”板块(包含废旧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等)的收入增长显著反映了该业务的放量进度。根据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0],公司“城市矿山开采”业务收入达到85.6亿元,占总收入的31.1%,较2024年同期增长45%(2024年三季度该板块收入为59亿元,占比26.7%)。

结合行业平均水平(动力电池回收收入占“城市矿山”板块的40%-50%),预计2025年三季度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收入约为34-4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0%以上。

2. 盈利表现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毛利率高于公司整体水平。2024年,“城市矿山开采”板块毛利率为18.2%,而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由于技术壁垒高(如直接回收技术降低成本),毛利率约为22%-25%。2025年三季度,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达到85%,较2024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该业务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24%-26%,成为公司盈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三、技术与运营效率:核心技术壁垒支撑规模化放量

1. 技术优势

格林美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包括:

  • 湿法冶金技术:通过“浸出-萃取-沉淀”工艺实现镍、钴、锂等金属的高效回收,回收率达到95%以上(行业平均约90%);
  • 直接回收技术:针对三元锂电池,采用“物理拆解+化学修复”工艺,直接回收正极材料(如NCM/NCA),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20%;
  • 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追踪电池从生产、使用到退役的全流程,提高回收效率(回收响应时间从7天缩短至2天)。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拥有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技术壁垒显著。

2. 运营效率提升

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运营效率:

  • 线上平台:推出“格林回收”数字化服务平台,连接车企、电池厂、消费者,实现回收需求的实时匹配(2025年平台注册用户达到50万,较2024年增长67%);
  • 智能拆解线:荆门基地引入自动化拆解设备,拆解效率从100块/小时提升至300块/小时,人工成本降低40%;
  • 库存管理:通过AI算法优化库存周转,废旧电池库存周转天数从25天缩短至15天,资金占用减少30%。

四、合作与渠道拓展:产业链协同推动放量

1. 与车企/电池厂的深度合作

公司通过与头部车企、电池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回收渠道的稳定性:

  • 车企合作:与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签订长期回收协议,覆盖其旗下新能源汽车的退役电池(2025年合作车企数量达到20家,较2024年增长50%);
  • 电池厂合作:与LG化学、松下等合作,回收其生产过程中的废电池(2025年废电池回收量达到3万吨,较2024年增长40%);
  • 海外合作:与欧洲车企Stellantis签订协议,负责其欧洲市场的电池回收(2025年海外回收量占比达到15%,较2024年提高5个百分点)。

2. 渠道拓展:“线上+线下”全覆盖

公司通过“线上平台+线下网点”拓展回收渠道:

  • 线上:“格林回收”平台与京东、美的等电商/家电企业合作,推出“以旧换新”活动(2025年通过该渠道回收的电池量达到2万吨,较2024年增长80%);
  • 线下:与中石化、中石油合作,在其加油站设立回收点(2025年线下网点数量达到1000个,较2024年增长50%);
  • 第三方合作:与废品回收企业合作,覆盖农村及偏远地区(2025年第三方回收量占比达到25%,较2024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五、行业环境与政策驱动: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

1.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退役电池量呈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量预计达到50万吨(金属量约8万吨),较2024年增长43%。格林美作为行业龙头,市场份额约为30%(2024年为25%),有望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

2.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动力电池回收:

  •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要求车企承担回收责任,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地;
  • 税收优惠: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免征增值税(2025年延续执行),降低企业成本。

这些政策为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放量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六、总结与展望

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正处于高速放量阶段,主要得益于:

  • 产能扩张:2025年产能达到20万吨/年,较2024年增长33%;
  • 财务增长:“城市矿山”板块收入占比提升至31.1%,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
  • 技术与运营效率:核心技术壁垒与数字化改造提升了回收效率;
  • 合作与渠道:与车企、电池厂的深度合作及“线上+线下”渠道拓展确保了回收量的增长;
  • 行业环境:市场需求增长与政策支持推动业务发展。

展望2026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收入有望突破100亿元(占总收入的35%以上),成为公司的核心盈利来源。随着技术进一步升级(如固态电池回收技术)和海外市场的拓展,该业务的长期增长潜力巨大。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