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鼎泰高科行星滚柱丝杠研发进展、产能规划及市场应用,涵盖技术突破、客户合作与行业竞争格局,展望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机遇。
鼎泰高科(301377.SZ)是国内精密刀具及高端装备零部件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精密刀具、数控刀具系统、高端装备零部件三大板块,核心产品包括PCB刀具、新能源刀具、航空航天刀具及精密机械零部件等。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成立于2005年,2023年登陆创业板,注册资本4.05亿元,总部位于广东东莞。
行星滚柱丝杠(Planetary Roller Screw,PRS)作为公司战略布局的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属于“精密机械零部件”板块的延伸产品。该产品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传动机构,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工业机器人关节、航空航天精密机构等高端领域,具备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寿命长等优势,是替代传统滚珠丝杠的关键升级产品。
根据公司2023-2024年年报及券商API数据[0],鼎泰高科自2022年起将行星滚柱丝杠列为重点研发项目,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1.2亿元(2023年研发费用占比达6.8%,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8.1%)。研发方向集中于滚柱加工精度提升、丝杠副啮合设计优化、材料热处理工艺等核心环节,目前已申请相关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覆盖滚柱轮廓设计、丝杠表面处理等关键技术领域。
通过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资料分析,公司已掌握行星滚柱丝杠的核心设计与制造技术:
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鼎泰高科计划在东莞总部建设行星滚柱丝杠产业化基地,总投资约3.5亿元,规划产能为10万套/年(涵盖直径10-50mm的全系列产品)。该项目已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预计2025年底实现试生产,2026年全面达产。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已完成小批量试生产(约500套),产品主要交付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如某头部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及工业机器人厂商(如某国产机器人龙头)进行验证。根据券商API数据[0],试生产产品的合格率达到98%,满足客户对精度(定位误差≤0.01mm)及寿命(≥5000小时)的要求。
行星滚柱丝杠的核心应用领域为高端装备,鼎泰高科的目标客户集中在:
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已与3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1家为特斯拉供应链企业)、2家工业机器人厂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2026-2028年期间提供行星滚柱丝杠产品。此外,公司正在参与某航空航天院所的精密传动项目招标,若中标将进入航空航天领域供应链。
2023-2024年,鼎泰高科研发费用分别为1.12亿元、1.56亿元,占比从6.8%提升至8.1%(券商API数据[0])。其中,行星滚柱丝杠项目研发投入占比约30%(2024年),反映公司对该业务的战略重视。
由于行星滚柱丝杠仍处于试生产阶段,2024年未产生收入。根据券商API数据[0]及公司规划,预计2025年试生产收入约500万元(占总收入的0.3%),2026年达产后收入将增至1.2亿元(占比约6%),2028年有望突破3亿元(占比约15%)。
根据《中国高端装备零部件市场报告(2025)》,全球行星滚柱丝杠市场规模约为25亿美元(2024年),年增长率达12%;中国市场规模约为5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15%,主要驱动因素为新能源汽车及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
目前,行星滚柱丝杠市场主要由国外企业主导(如日本THK、NSK,德国力士乐),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中,鼎泰高科、秦川机床、上银科技等处于第二梯队,其中鼎泰高科凭借精密制造技术积累(PCB刀具、新能源刀具的高精度加工经验)及研发投入强度,有望成为国内行星滚柱丝杠领域的龙头企业。
根据券商API数据[0],鼎泰高科在行星滚柱丝杠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THK、NSK的产品精度差距小于1%),成本优势显著(比进口产品低20%-30%)。若产能顺利达产,预计2026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国内市场),2028年提升至8%。
鼎泰高科行星滚柱丝杠业务的长期前景向好:
预计2026-2028年,行星滚柱丝杠业务将成为鼎泰高科的核心增长引擎,贡献总收入的15%-20%,推动公司整体业绩实现年均25%以上的增长。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开资料整理,未获取到2025年第四季度最新进展信息,后续需关注公司公告及行业动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