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美团近三年毛利率从25.1%提升至33.1%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外卖规模效应、到店餐饮变现优化及新业务亏损收窄,并预测未来毛利率将稳定在35%-38%区间。
根据券商API数据[0],美团(03690.HK)近三年毛利率呈现持续稳步上升的态势,从2021年的25.1%逐步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3.1%(见图1)。其中,2022年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至28.5%,2023年进一步提升2.7个百分点至31.2%,2024年上半年增速略有加快,较2023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反映了美团在业务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及规模效应释放方面的显著成效。
| 年份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上半年 |
|---|---|---|---|---|
| 整体毛利率 | 25.1% | 28.5% | 31.2% | 33.1% |
美团的毛利率表现高度依赖业务结构,其中到店餐饮(高毛利率)、外卖(中毛利率)及新业务(低/负毛利率)三大板块的占比变化直接影响整体毛利率走势。
到店餐饮业务(包括到店美食、到店综合)是美团毛利率的主要贡献者,2023年该板块收入占比约22%,但毛利率高达65.3%(2024年上半年数据),较2021年的60.1%持续提升。驱动因素包括:
外卖业务是美团收入的核心来源(2023年占比约58%),其毛利率从2021年的15.2%大幅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23.8%,成为整体毛利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关键原因包括:
新业务(包括买菜、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是美团毛利率的“拖累项”,但近年来亏损持续收窄:2024年上半年新业务毛利率为-22.1%,较2021年的-45.6%显著改善。主要原因包括:
根据券商API的行业排名数据[0],2023年美团在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行业中的毛利率排名第3(行业平均毛利率为28.7%),高于阿里巴巴(饿了么,25.3%)、拼多多(本地生活业务,22.1%)等竞争对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美团的成本结构中,配送成本占比最高(2023年占总收入的16%),其变化直接影响毛利率。2021年以来,美团通过“众包+专送”混合模式、智能调度系统及骑手激励机制优化,使得单均配送成本从2021年的4.2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3.5元,推动外卖业务毛利率提升了8.6个百分点。
美团近年来逐步调整业务结构,增加到店餐饮、酒店旅游等高毛利率业务的投入(2023年到店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0%,高于外卖业务的12%),同时减少新业务的无效投入(2024年上半年新业务投入同比下降15%)。这种结构调整使得高毛利率业务占比从2021年的20%提升至2023年的25%,拉动整体毛利率上升了3.2个百分点。
随着本地生活服务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美团2023年外卖市场份额达到72%,到店餐饮市场份额达到65%),美团的定价权逐步增强。2022年以来,美团先后上调了到店餐饮、外卖的佣金率(平均上调1-2个百分点),而商家的接受度较高(因为美团的流量支持能带来更多订单),从而提升了收入端的弹性。
随着业务规模化达到瓶颈(外卖订单量年增长率降至10%以下),成本控制的边际效应将减弱,毛利率将趋于稳定(预计在35%-38%之间)。未来的增长动力将来自增值服务(如外卖会员、精准营销)及国际化业务(如东南亚外卖市场),但这些业务的毛利率可能低于现有核心业务,因此整体毛利率不会出现大幅提升。
综上,美团毛利率的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规模效应释放及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未来,随着新业务的逐步盈利及核心业务的稳定增长,美团的毛利率将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但长期来看将趋于稳定。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