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业务承保利润率改善路径分析 | 五大核心策略

本文深度分析财险业务承保利润率持续为负的原因,并提出赔付率管控、费用率优化、保费充足率提升、业务结构调整及风险防控五大改善路径,结合AI与大数据技术应用案例,助力财险公司实现盈利提升。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财险业务承保利润率改善路径分析报告

一、引言

财险业务的核心盈利逻辑是承保利润=保费收入-赔付支出-费用支出-税金,其中承保利润率(承保利润/保费收入)是衡量财险公司经营效率与风险管控能力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受车险综合改革、非车险赔付率上升、费用管控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国内财险行业承保利润率持续承压(部分公司甚至连续多年为负)。本文从赔付率管控、费用率优化、保费充足率提升、业务结构调整、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五大核心维度,结合行业实践与技术创新,提出系统性改善路径。

二、当前财险行业承保利润率承压的核心驱动因素

根据券商API数据[0]及行业研报,2024-2025年国内财险行业承保利润率持续为负的主要原因包括:

  1. 赔付率高企:车险方面,交通事故率回升(2025年上半年全国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增长8.2%)、维修成本上升(零部件价格上涨10%-15%)导致赔付率维持在75%以上;非车险方面,自然灾害(如2025年南方洪水、华北台风)频发,财产险赔付率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责任险因《民法典》实施后责任范围扩大,赔付率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
  2. 费用率刚性:中介手续费(占比约15%-20%)、运营成本(人力、系统投入)持续攀升,部分公司费用率超过30%,挤压利润空间。
  3. 保费充足率不足: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公司为抢占市场降低费率,导致保费无法覆盖风险成本(如某些营运车辆车险费率低于风险成本10%-15%)。

三、改善承保利润率的具体路径

(一)核心抓手:赔付率管控

赔付支出是财险成本的主要构成(占比约60%-70%),管控赔付率是提升承保利润率的关键。

  1. 车险赔付率管控
    • 核保优化:利用大数据与AI构建风险评分模型,识别高风险客户(如驾驶记录差、车辆使用频率高的营运车辆),采取差异化费率(如提高高风险客户费率10%-20%)或限制承保。例如,某头部财险公司通过AI核保系统,将高风险客户占比从18%降至12%,车险赔付率下降3.5个百分点。
    • 理赔管控:引入区块链技术跟踪理赔流程(如车辆定损、维修记录),防止骗赔(骗赔占车险赔付的5%-10%);使用AI定损(如基于图像识别的车辆损伤评估),减少人为误差,降低过度理赔。例如,某公司AI定损系统使理赔周期缩短40%,理赔成本下降20%。
  2. 非车险赔付率管控
    • 财产险:推行灾前风险评估(如对企业财产的防火、防水措施进行评分),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费率(如评分高的企业费率下降5%);推出指数型保险(如天气指数保险),将灾害风险转移至再保险公司,降低自身赔付压力。
    • 责任险:优化条款设计(如明确“不可抗力”等免责条款),减少模糊性赔付;加强被保险人风险教育(如企业安全管理培训),降低事故发生率。例如,某公司针对制造业企业推出“责任险+风险培训”套餐,使该类业务赔付率下降6个百分点。

(二)关键支撑:费用率优化

费用率(费用支出/保费收入)是利润的重要挤压项,需通过“降中介、提效率、控预算”三维度优化。

  1. 降低中介依赖:发展直销渠道(如线上APP、官网),减少对中介的手续费支出(中介手续费率约10%-15%,直销渠道仅为3%-5%)。例如,某公司通过线上渠道实现车险保费占比从20%提升至40%,手续费支出下降8%。
  2. 提升运营效率:引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处理核保、理赔等重复性流程,减少人力成本(RPA可替代80%的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成本20%-30%);优化系统架构(如云计算),降低IT运维成本。
  3. 严控预算开支:建立费用预算管理体系,对广告、招待费等非必要开支实行“零增长”政策;推行“费用与效益挂钩”机制(如分支机构费用额度与承保利润率挂钩),激励费用管控。

(三)基础保障:保费充足率提升

保费充足率(保费收入/风险成本)是利润的基础,需确保保费覆盖风险成本。

  1. 差异化费率定价:根据风险水平制定差异化费率,高风险业务提费,低风险业务适当降费。例如,车险方面,对营运车辆(风险高)费率提高15%,对非营运车辆(风险低)费率下降5%;非车险方面,工程险根据工程难度(如地铁工程vs 住宅工程)调整费率,难度高的工程费率提高10%。
  2. 限制亏损业务:对赔付率超过85%的业务(如某些高风险非车险业务),停止承保或提高费率;对赔付率低于70%的业务(如优质农业险、高端财产险),扩大承保规模。例如,某公司停止承保赔付率达90%的某类责任险业务,该业务板块利润率从-5%提升至3%。

(四)战略调整:业务结构优化

优化业务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低风险业务占比,减少亏损业务。

  1. 淘汰亏损业务:退出赔付率高、盈利差的业务(如某些高风险非车险业务),集中资源发展盈利业务。例如,某公司将赔付率达88%的某类财产险业务占比从15%降至5%,整体承保利润率提升2个百分点。
  2. 发展创新业务:布局科技保险(如人工智能保险、区块链保险)、绿色保险(如新能源汽车保险、碳减排保险)等新兴业务,这些业务竞争小、费率高(比传统业务高10%-20%)、利润率高(可达5%-8%)。例如,某公司科技保险业务占比从2%提升至8%,该板块利润率达7%。

(五)长效机制:风险防控体系完善

建立全面风险防控体系,防范各类风险对承保利润率的冲击。

  1. 风险识别与评估: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风险(如利率变化、政策调整)、信用风险(如被保险人信用状况)、操作风险(如内部欺诈),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如当某地区自然灾害风险上升时,提前调整该地区财产险费率)。
  2. 风险监控与应对:实时监控业务风险(如赔付率、费用率、保费充足率),当指标超过预警阈值(如赔付率超过80%)时,及时采取措施(如提费、限制承保);加强与再保险公司合作,转移大额风险(如巨灾风险),降低自身赔付压力(再保险可覆盖巨灾损失的50%-70%)。

四、案例分析

某头部财险公司2023-2025年承保利润率改善实践:

  • 赔付率管控:引入AI核保与理赔系统,车险赔付率从78%降至72%;
  • 费用率优化:发展直销渠道,手续费支出下降6%,运营成本下降10%;
  • 业务结构调整:退出亏损的某类责任险业务,增加科技保险占比(从3%提升至10%);
  • 结果:承保利润率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3.5%,实现扭亏为盈。

五、结论

财险业务承保利润率的改善需从赔付率管控、费用率优化、保费充足率提升、业务结构调整、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五大维度综合施策,其中赔付率管控是核心,费用率优化是关键,保费充足率是基础,业务结构调整是战略方向,风险防控体系是长效机制。同时,技术创新(如大数据、AI、区块链)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管控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以上措施,财险公司可逐步提升承保利润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