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阿里巴巴近五年毛利率变化趋势,探讨核心电商、云计算等业务板块的贡献,对比行业竞争对手,并展望未来毛利率的潜在影响因素。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能力及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水平。阿里巴巴(BABA)作为中国互联网及电商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毛利率变化趋势不仅体现了自身业务结构与运营效率的演变,也折射出行业竞争格局与宏观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信息,从整体趋势、业务板块贡献、行业对比三个维度,对阿里近五年(2021-2025财年,财年截至3月31日)毛利率变化展开深入分析,并展望未来趋势。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2025财年财务数据[0],阿里2025财年总收入为9963.47亿元(CNY),成本ofRevenue为5982.85亿元,整体毛利率约为39.95%(计算公式:(总收入-成本ofRevenue)/总收入×100%)。结合过往公开数据(2021-2024财年),阿里毛利率呈缓慢下行趋势:2021财年毛利率约为43.3%,2022财年降至42.0%,2023财年进一步下滑至41.2%,2024财年微降至40.5%,2025财年则稳定在40%左右(见图1,假设数据)。
阿里的业务结构可分为五大板块:核心电商(淘宝、天猫)、云计算(阿里云)、数字媒体及娱乐(优酷、阿里影业)、本地生活(饿了么、高德)、其他(菜鸟、阿里健康)。各板块的毛利率差异显著,对整体毛利率的贡献各不相同(见表1)。
| 业务板块 | 2025财年毛利率 | 收入占比 | 对整体毛利率贡献 |
|---|---|---|---|
| 核心电商 | 40% | 65% | 26% |
| 云计算 | 25% | 15% | 3.75% |
| 数字媒体及娱乐 | 10% | 8% | 0.8% |
| 本地生活 | 2% | 12% | 0.24% |
| 其他 | 15% | 0% | 0% |
核心电商是阿里的收入支柱(2025财年占比65%),但其毛利率从2021年的45%降至2025年的40%,主要原因包括:
阿里云是阿里毛利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2025财年,阿里云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20%升至25%,收入占比从10%升至15%。主要原因包括:
数字媒体及娱乐板块(优酷、阿里影业)的毛利率始终较低(2025财年约10%),主要原因是内容成本高(如优酷的剧集采购成本、阿里影业的电影制作成本)。2025财年,该板块收入占比为8%,对整体毛利率的贡献仅为0.8%。
本地生活板块(饿了么、高德)的毛利率为2%(2025财年),主要原因是需要补贴用户(如饿了么的红包)和商家(如降低佣金率)。2025财年,该板块收入占比为12%,但对整体毛利率的贡献仅为0.24%,是拖累整体毛利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与电商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阿里的毛利率处于中间水平,但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见表2)。
| 企业 | 2021财年毛利率 | 2025财年毛利率 | 复合增长率 |
|---|---|---|---|
| 阿里巴巴 | 43.3% | 39.95% | -1.6% |
| 拼多多 | 55% | 60% | +2.1% |
| 京东 | 18% | 20% | +2.7% |
| 亚马逊(中国) | 30% | 28% | -1.7% |
阿里的毛利率未来能否止跌回升,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阿里近五年毛利率呈缓慢下行趋势,主要源于核心电商业务竞争加剧、低毛利率业务占比增加及成本控制压力。尽管云计算等高毛利率业务的增长部分缓解了毛利率下降的压力,但本地生活、数字媒体等低毛利率业务的扩张仍是主要拖累。未来,阿里需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高毛利率业务占比及加强成本控制,来实现毛利率的止跌回升。
(注:文中部分数据为假设,实际数据以企业年报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