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酱酒热退潮后的行业洗牌趋势,包括产能过剩、消费回归理性、政策监管加强等核心驱动因素,以及市场集中度提升、中小企业淘汰、产品结构升级等未来发展方向。
2020-2022年,中国酱酒行业经历了一轮“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200亿元扩张至2022年的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9%[0]。这一阶段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消费升级下的“酱酒偏好”(消费者认为酱酒“更健康、有文化底蕴”)、资本涌入(房地产、互联网企业跨界布局)、渠道炒作(经销商囤货推高价格)。然而,2023年以来,行业增长明显放缓,2023年市场规模增速降至12%,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5%[0],“酱酒热”逐渐退潮。退潮的核心矛盾在于产能过剩(2024年酱酒产能约45万吨,需求仅32万吨)、消费回归理性(高价酱酒动销放缓)、政策监管加强(白酒消费税改革、产能管控)。
2020-2022年,酱酒企业普遍开启“产能竞赛”:茅台将产能从4.5万吨提升至5.6万吨,习酒从3万吨扩张至5万吨,郎酒、汾酒(清香型企业跨界)等也纷纷加码酱酒产能[1]。截至2024年底,全国酱酒产能约45万吨,而市场需求仅32万吨,产能利用率降至71%(2020年为85%)[0]。过剩的产能导致中小企业库存积压(部分企业库存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60天延长至2024年的120天)、价格战加剧(低端酱酒价格从2022年的300元/瓶降至2024年的150元/瓶)。
2020-2022年,消费者对酱酒的“溢价接受度”极高,部分品牌(如某 regional 酱酒企业)通过“年份酒”“陈酿酒”概念将产品价格推至500元/瓶以上,甚至超过同档次浓香酒。但2023年以来,消费者开始注重“品质与价格匹配”:2024年调研显示,68%的消费者购买酱酒时优先考虑“性价比”(2020年这一比例仅35%),而“品牌溢价”的关注度从2020年的50%降至2024年的22%[2]。例如,茅台飞天(53°)的终端价格从2022年的3000元/瓶回落至2024年的2400元/瓶,习酒窖藏1988(53°)从800元/瓶降至650元/瓶,均反映了消费端的“去泡沫化”。
2023年,白酒消费税改革落地(从生产环节转移至消费环节,税率从20%提高至25%),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税负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品牌溢价能力,税负压力难以转嫁,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2024年中小企业酱酒毛利率从2020年的40%降至28%)[0]。此外,贵州、四川等酱酒主产区出台《酱酒产业发展规划》,限制新增产能(如贵州规定2025年前不再审批新的酱酒产能项目),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
酱酒行业的洗牌首先表现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2020年,CR5(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约35%,2024年提升至48%,预计2026年将突破60%[0]。头部企业的核心优势在于:
中小企业是酱酒热的“参与者”,也是退潮后的“受害者”。2023-2024年,已有约15%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如贵州仁怀地区2024年有30家小酱酒企业倒闭)[1]。淘汰的核心逻辑包括:
退潮后,企业的产品策略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品质与附加值”。中高端酱酒(价格300元/瓶以上)成为市场增长核心:2024年中高端酱酒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25%提升至40%,销售额占比从50%提升至70%[0]。例如:
传统酱酒销售依赖“经销商层层分销”,但退潮后,企业开始优化渠道结构,减少中间环节,提升直供比例。2024年,酱酒企业直供渠道(如企业官网、线上商城)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的8%提升至20%,线上渠道(如天猫、京东)占比从5%提升至15%[2]。例如:
退潮后,消费者需求从“单一的酱酒偏好”转向“个性化、场景化”。年轻消费者(25-35岁)成为新的增长引擎:2024年,年轻消费者酱酒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10%提升至25%,他们更注重“低度、果味、便捷”的产品(如郎酒的“小郎酒”(20°)、习酒的“果味酱酒”)[1]。此外,商务场景与家庭场景分化:商务用酒更注重“品牌与档次”(如茅台飞天、习酒窖藏1988),家庭用酒更注重“性价比与品质”(如郎酒的“红花郎10”、汾酒的“青花汾酒20”)。
茅台作为酱酒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达28%(2020年为20%)。其策略包括:
习酒2024年市场份额达15%(2020年为10%),其策略包括:
酱酒行业洗牌后,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缓解(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71%提升至2026年的80%)、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CR5达60%)、产品结构优化(中高端占比达50%)[0]。
酱酒热退潮是行业从“非理性增长”向“理性发展”的必然结果。洗牌的核心逻辑是**“强者恒强、弱者淘汰”**:头部企业通过品牌、产能、渠道优势整合市场,中小企业因产能过剩、成本上升退出市场;产品结构从“低端放量”转向“中高端提质”,渠道从“经销商主导”转向“线上+直供”融合,消费需求从“盲目追酱”转向“个性化、场景化”。未来,酱酒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头部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注:报告中数据来源于券商行业报告[0]、网络搜索[1]及企业公开信息[2]。)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