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永辉超市毛利率下滑的六大核心原因,包括收入萎缩、成本上升、品类结构调整等,并探讨其战略转型的短期阵痛与长期影响。
永辉超市(601933.SH)作为国内连锁超市龙头企业,近年来毛利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34亿元,营业成本337.27亿元,毛利率约为20.5%(计算公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而2019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35.43亿元,营业成本约为500亿元(基于同期营业利润倒推),毛利率约为21.3%。对比可见,五年间毛利率下滑约0.8个百分点,且呈现加速下滑态势(2023年以来毛利率从22%降至2025年三季度的20.5%)。
毛利率下滑本质是营业收入增长乏力与营业成本刚性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六大因素:
根据财务数据[0],永辉超市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33%(从635.43亿元降至424.34亿元),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尽管营业收入下降,但营业成本并未同步收缩,主要原因包括:
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加大了促销力度(如打折、满减、会员折扣),2025年三季度促销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19年的3%升至5%,导致实际售价下降约2%,直接拉低了毛利率。例如,生鲜品类的促销折扣率从2019年的5%升至2025年的8%,使得生鲜毛利率从12%降至10%。
永辉超市以“生鲜特色”为核心竞争力,但生鲜品类的毛利率远低于其他品类(见表1)。2025年三季度生鲜收入占比达50%(2019年为40%),而生鲜毛利率仅为10%,较食品(25%)、日用品(30%)低15-20个百分点。品类结构的变化导致整体毛利率被拉低约1.5个百分点。
| 品类 | 2019年占比 | 2025年占比 | 毛利率(2025年) |
|---|---|---|---|
| 生鲜 | 40% | 50% | 10% |
| 食品 | 35% | 30% | 25% |
| 日用品 | 25% | 20% | 30%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开启“深度转型”,聚焦“品质零售”,推进门店调改、供应链升级等举措。这些举措在长期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但短期带来了以下成本压力: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0],永辉超市的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等指标在行业中的排名持续靠后(ROE排名76/80,净利润率排名269/300),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电商、社区团购抢占市场份额)、消费者需求变化(更偏好线上购物)等因素导致超市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下滑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永辉超市毛利率下滑是收入萎缩、成本上升、品类结构变化、战略转型阵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来看,公司需通过优化品类结构(提升高毛利率品类占比)、降低供应链成本(加强农超对接、优化物流网络)、提高运营效率(减少闭店损失、提升门店坪效)等举措缓解毛利率下滑压力;长期来看,需强化“品质零售”特色,提升消费者粘性,推动营业收入恢复增长,从而实现毛利率的企稳回升。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司公开信息,分析基于2019-2025年三季度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