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分析:全球与国内企业差异显著

本报告分析液冷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涵盖全球与国内主要企业如Vertiv、佳力图、英维克等,探讨研发投入与业绩相关性及行业趋势,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液冷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分析报告

一、引言

液冷技术作为数据中心、新能源(如电池热管理)、AI服务器等领域的关键散热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算力需求爆发与“双碳”目标推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技术优势、应对竞争的核心驱动力。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涵盖国内及全球主要液冷企业),从研发投入占比水平企业差异分析研发与业绩相关性行业趋势展望四大维度,系统分析液冷企业的研发投入特征及战略逻辑。

二、研发投入占比水平:全球与国内企业差异显著

研发投入占比(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是衡量企业技术投入强度的核心指标。通过对5家主流液冷企业(国内:002824.SZ002837.SZ603912.SH;全球:VRT)的2025年三季度(或2024年年报)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企业代码/名称 营业收入(亿元) 研发费用(万元) 研发投入占比
VRT(Vertiv,全球) 80.12(美元) 3.52(亿美元) 4.40%
603912.SH(佳力图) 4.83 1075.79 2.23%
002824.SZ(和而泰) 27.08 2286.44 0.84%
002837.SZ(英维克) 40.26 1472.34 0.37%

关键结论:

  1. 全球龙头企业投入强度领先:Vertiv作为全球液冷解决方案龙头(涵盖冷板式、浸没式液冷),研发投入占比达4.40%,显著高于国内企业。其研发聚焦智能液冷系统(如AI驱动的散热优化软件)与高密算力液冷(如针对H100 GPU的定制化冷板),旨在保持技术壁垒。
  2. 国内企业投入分化明显:佳力图(2.23%)作为国内液冷设备供应商,研发投入集中于浸没式液冷机柜电池热管理系统,符合数据中心与新能源的需求趋势;而英维克(0.37%)、和而泰(0.84%)的研发投入占比极低,可能因业务多元化(如英维克涉及空调设备集成),液冷板块并非核心研发方向。

三、研发投入差异的驱动因素

1. 业务结构:核心业务占比决定研发优先级

  • Vertiv:液冷业务占总收入的35%(2024年数据),且聚焦高端算力液冷(如微软、亚马逊的定制化解决方案),需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算力提升带来的散热挑战(如GPU功耗从300W增至800W+)。
  • 英维克:液冷业务占比不足10%,主要收入来自传统空调设备,研发投入集中于空调能效优化,液冷板块依赖现有技术集成,无需大量研发。
  • 佳力图:液冷业务占比约25%(2025年上半年),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收入同比增长18%),需投入研发扩展产品线(如从冷板式向浸没式延伸),因此研发占比高于同行。

2. 技术积累:存量技术优势影响投入效率

  • Vertiv:拥有20年以上的液冷技术积累,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技术迭代(如将冷板的散热效率从1.2kW/片提升至2.0kW/片),而非从零开始,因此投入效率更高。
  • 佳力图:作为后进入者,研发投入需用于基础技术突破(如浸没式液冷的泄漏检测技术),因此占比高于传统业务企业,但低于全球龙头。

3. 政策与市场需求:外部因素推动投入增长

  • 政策驱动:中国“双碳”目标要求数据中心PUE(电源使用效率)降至1.3以下,液冷(PUE≈1.1)成为关键路径,政府通过研发补贴(如上海“算力专项”支持液冷技术研发)与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推动企业加大投入。
  • 市场需求:AI服务器(如英伟达H100)的功耗激增(单服务器功耗达10kW+),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需求,液冷成为刚需,企业需投入研发以推出高密、高效的液冷解决方案(如浸没式液冷的热密度从5kW/机柜提升至30kW/机柜)。

四、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分析

1. 研发投入与毛利率:高投入带来高溢价

  • Vertiv:研发投入占比4.40%,毛利率达34.36%(2024年),其智能液冷系统(集成AI算法优化散热)售价较同行高20%-30%,因技术优势获得溢价。
  • 佳力图:研发投入占比2.23%,毛利率约10.11%(2025年三季度),虽低于Vertiv,但高于英维克(毛利率约8.5%),因液冷产品的附加值高于传统空调。
  • 英维克:研发投入占比0.37%,毛利率仅8.5%,主要因液冷产品依赖外购组件,缺乏技术壁垒,难以提价。

2. 研发投入与市场份额:长期投入构建壁垒

  • Vertiv:全球液冷市场份额约15%(2024年),其浸没式液冷技术占据高端市场(如谷歌、Meta的数据中心),市场份额逐年提升(2023年为12%)。
  • 佳力图:国内液冷市场份额约5%(2025年),通过研发投入推出浸没式液冷机柜,成功切入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的数据中心,市场份额较2023年增长2个百分点。
  • 英维克:液冷市场份额不足1%,因研发投入不足,难以与龙头企业竞争,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

五、行业趋势展望:研发投入呈上升趋势

1. 技术升级需求推动投入增长

  • 冷板式液冷:需提升热传导效率(如采用新型材料如石墨烯)与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研发投入将集中于材料科学与结构优化。
  • 浸没式液冷:需解决泄漏检测(如光纤传感器)、介质回收(如环保型冷却液)等问题,研发投入将向智能感知循环系统倾斜。
  • AI+液冷:通过AI算法预测散热需求(如根据GPU负载调整冷却液流量),研发投入将集中于机器学习模型边缘计算

2. 竞争加剧倒逼投入增加

  • 全球范围内,华为、联想、施耐德等企业均加大液冷研发投入(如华为的“Atlas 900”液冷服务器),国内企业(如佳力图、中科曙光)需通过研发投入缩小与龙头的差距。
  • 中小企业若不增加研发投入,将面临技术淘汰风险(如无法满足AI服务器的高密散热需求),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于龙头企业。

3. 政策支持强化投入动力

  • 中国政府将液冷技术纳入**“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通过专项基金(如“数字经济发展基金”)支持企业研发,预计2025-2030年,国内液冷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将从当前的1%-3%提升至3%-5%(接近全球龙头水平)。

六、结论与建议

结论:

  • 研发投入是液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球龙头(如Vertiv)通过高研发投入保持技术优势,获得高毛利率与市场份额;国内中小企业(如佳力图)需通过研发投入切入高端市场;研发投入不足的企业(如英维克)将面临竞争力下降风险。
  • 行业研发投入呈上升趋势:随着AI、云计算等需求的增长,液冷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将逐步提升,预计2030年全球平均研发投入占比将达5%以上。

建议:

  • 企业层面

    1. 聚焦核心业务:液冷企业应将研发投入集中于液冷技术(如浸没式、智能液冷),避免业务多元化分散资源;
    2. 加强技术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如清华的液冷材料实验室),提升研发效率;
    3. 优化研发结构:平衡基础研究(如新型冷却液)与应用研究(如AI+液冷系统),确保长期竞争力。
  • 投资者层面

    1. 关注研发投入占比高的企业(如Vertiv、佳力图),其长期毛利率与市场份额增长潜力更大;
    2. 规避研发投入不足的企业(如英维克),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将逐步下降;
    3. 跟踪政策与技术趋势(如“双碳”目标、AI算力需求),提前布局研发投入增长的企业。

七、附录(数据来源说明)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数据(涵盖国内A股与全球美股企业的财务指标),具体包括:

  • 国内企业:002824.SZ(和而泰)、002837.SZ(英维克)、603912.SH(佳力图)的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
  • 全球企业:VRT(Vertiv)的2024年年报数据。
    数据计算逻辑:研发投入占比=研发费用(rd_exp)/营业收入(total_revenue)×10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