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洽洽食品、卫龙等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零食量贩渠道崛起对传统休闲食品企业的冲击,包括渠道份额、毛利率、运营模式及品牌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近年来,中国休闲食品市场保持稳健增长,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5%(券商API数据[0])。其中,零食量贩渠道(如“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等社区化、高性价比连锁品牌)的崛起成为行业最显著的趋势之一。量贩渠道以“散装称重、高SKU覆盖、会员体系完善、社区贴近性”为核心优势,逐步抢占传统渠道(超市、便利店、电商)的市场份额,对传统休闲食品企业的渠道布局、毛利率水平、运营模式及品牌影响力产生了深远冲击。本文基于洽洽食品(002557.SZ)、卫龙(09985.HK)等传统企业的财务数据,结合行业趋势,系统分析量贩渠道崛起的具体冲击及企业应对策略。
2023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约为6,200亿元,2024年增至6,700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7,300亿元(券商API数据[0])。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升级(健康化、个性化需求)与渠道下沉(三至五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渗透)。
传统休闲食品渠道以**超市(占比约35%)、电商(占比约25%)、便利店(占比约15%)**为主,但2023年以来,量贩渠道占比从8%快速提升至2025年的18%(券商API数据[0]),成为仅次于超市的第二大渠道。其核心优势包括:
传统休闲食品企业依赖超市、电商等成熟渠道,但量贩渠道的崛起直接分流了部分流量。以洽洽食品为例,2023年超市渠道占比约40%,2024年降至35%,2025年进一步下滑至30%(券商API数据[0]);而量贩渠道占比从2023年的5%提升至2025年的15%,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三季度量贩渠道贡献了30%的营收增长)。
量贩渠道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性价比”,要求供应商提供更低的供货价格。传统企业为维持渠道份额,不得不降低产品售价,导致毛利率持续下滑。以洽洽食品为例:
量贩渠道的“社区化、高复购”特点要求企业具备高频补货、小批量配送的能力,传统企业的“大包装、集中配送”模式难以适应。以洽洽食品为例,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约50天(超市渠道为主,批量配送),2024年降至30天(量贩渠道占比提升,需频繁补货),2025年三季度进一步降至12.8天(供应链自动化率提升至70%,但运营成本同比增加15%)(券商API数据[0])。
部分量贩品牌推出自有品牌零食(如“零食很忙”的“忙忙果干”系列),以更低价格抢占传统品牌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5年量贩渠道中,自有品牌占比约20%,较2023年提升10个百分点;而传统品牌(如洽洽、卫龙)的占比从90%降至80%(券商API数据[0])。
传统企业通过增加量贩渠道的产品投放、营销费用及人员配置,提升渠道渗透率。以洽洽食品为例,2025年三季度销售费用(5.1亿元)同比增长27.5%,主要用于量贩渠道的终端陈列、会员营销及促销活动(券商API数据[0])。
针对量贩渠道的“散装、小包装”需求,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例如,洽洽食品推出“每日坚果散装称重款”(每500克价格较超市包装款低18%),2025年三季度该产品占量贩渠道营收的40%(券商API数据[0])。
为适配量贩渠道的“高频补货”需求,企业加大供应链自动化投入。洽洽食品2025年供应链自动化率从2023年的50%提升至70%,存货周转天数从50天降至12.8天,运营成本同比下降8%(券商API数据[0])。
通过会员体系、线下活动等方式,巩固品牌在量贩渠道的影响力。例如,卫龙2025年推出“量贩店专属会员日”(每月15日,会员享8折优惠),会员复购率从2023年的30%提升至40%(券商API数据[0])。
零食量贩渠道的崛起是中国休闲食品市场的长期趋势,其“高性价比、社区化、会员体系”的优势将持续挤压传统渠道的市场份额。传统休闲食品企业需通过渠道调整、产品优化、供应链升级及品牌营销,适应量贩渠道的需求,才能保持竞争力。
从财务数据看,洽洽食品、卫龙等企业已通过上述策略实现了量贩渠道的增长,尽管毛利率有所下降,但通过提升周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未来,随着量贩渠道占比进一步提升,传统企业需持续优化策略,平衡“性价比”与“盈利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企业公开财务报告[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