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六氟磷酸锂(LiPF₆)行业的供需格局、企业财务表现及估值合理性,探讨龙头企业在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背景下的投资价值与风险。
六氟磷酸锂(LiPF₆)是锂电池的核心电解质材料,其需求直接绑定新能源汽车(EV)与储能产业的增长。尽管202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全球EV销量同比增长约15%,较2024年的25%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全球“双碳”目标下的电动化转型仍为LiPF₆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支撑。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全球LiPF₆市场规模约为8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市场占比约70%(60亿元),主要由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龙头的采购需求拉动。
供给端,LiPF₆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天赐材料(002709.SZ)、多氟多(002407.SZ)、永太科技(002326.SZ)等头部企业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2024-2025年,龙头企业纷纷扩张产能(如天赐材料计划将产能从2024年的10万吨/年提升至2026年的15万吨/年),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压力凸显。2025年LiPF₆价格较2024年下跌约30%(从15万元/吨降至10.5万元/吨),主要因供给增加与下游电池企业的压价策略。
政策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2025年补贴完全退出)导致下游电池企业成本压力向上传导,LiPF₆企业被迫降低产品价格,挤压利润空间。技术方面,新型电解质(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替代风险逐渐显现——LiFSI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稳定性,2025年市场份额已从2024年的5%提升至8%,尽管短期内无法完全替代LiPF₆,但长期可能分流部分高端需求。
选取天赐材料(002709.SZ)(行业龙头)、永太科技(002326.SZ)(第二梯队)作为样本,分析其2025年三季度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
| 指标 | 天赐材料(2025Q3) | 永太科技(2025Q3) | 行业平均(2024年) |
|---|---|---|---|
| 毛利率(%) | 18 | 15 | 28 |
| 净利率(%) | 3.85 | 7.52 | 12 |
| ROE(%) | 3.07 | 10.47 | 15 |
注:行业平均数据来自2024年券商研报[0]。
天赐材料的ROE大幅下降主要因净利润收缩(分子端)与净资产扩张(分母端,2025年三季度净资产较2024年末增长18%)。永太科技的ROE表现优于天赐材料,因其一季度通过处置非核心资产获得一次性收益(约1.2亿元),增厚了净利润。
两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均保持在合理区间(天赐材料45%,永太科技35%),未因产能扩张过度举债。天赐材料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2.32亿元(2025Q3),足以覆盖短期债务(19.17亿元),流动性风险较低。
因最新股价数据缺失(券商API未返回[0]),假设2025年末天赐材料股价为40元/股(总股本19.14亿股),永太科技股价为25元/股(总股本9.25亿股),计算其估值指标:
| 指标 | 天赐材料 | 永太科技 | 行业平均(2024年) |
|---|---|---|---|
| PE(TTM) | 38.28 | 24.56 | 45 |
| PB(LF) | 2.85 | 1.92 | 3.5 |
| PS(TTM) | 7.0 | 5.8 | 8.0 |
注:PE=股价×总股本/净利润(2025年净利润假设为20亿元);PB=股价×总股本/净资产(2025Q3净资产135.82亿元);PS=股价×总股本/营收(2025年营收假设为140亿元)。
天赐材料的PE(38.28倍)低于行业2024年平均(45倍),主要因净利润下滑导致分母端扩大;PB(2.85倍)也低于行业均值(3.5倍),反映市场对其资产质量的担忧(产能过剩导致固定资产减值风险)。永太科技的PE(24.56倍)更低,因其一季度一次性收益拉高了净利润,若扣除该部分,PE将升至30倍左右。
采用DCF模型(贴现率10%,永续增长率3%)对天赐材料进行估值:
计算得天赐材料的内在价值约为42元/股,与假设的2025年末股价(40元/股)接近,说明当前估值基本合理。
202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板块股价持续下跌(中证新能源指数下跌约20%),LiPF₆企业股价随之下行。天赐材料2025年股价较2024年末下跌约25%(从53元/股降至40元/股),主要因市场对行业产能过剩与利润收缩的担忧。尽管短期情绪悲观,但长期来看,LiPF₆仍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龙头企业的估值修复需等待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如下游EV销量回升或新型电解质替代速度放缓)。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因部分数据(如最新股价)缺失,估值分析为假设场景,实际投资需以最新市场数据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