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系统能效认证标准解析:国际与行业要求

本文深入分析液冷系统能效认证的国际标准(ISO 50001)、行业规范(ASHRAE TC 9.9)及区域要求(欧盟ErP),解读PUE、EER等核心指标,并探讨数据中心与服务器领域的认证实践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液冷系统能效认证标准体系及应用分析报告

一、引言

液冷系统作为高效散热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高端服务器、工业制冷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设备运行成本、能源消耗及环境负荷,因此能效认证成为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标准体系框架、核心能效指标、认证流程与行业应用三个维度,系统分析液冷系统能效认证的标准体系及实践要求。

二、液冷系统能效认证标准体系

液冷系统能效认证标准涵盖国际通用标准、行业专用标准及区域强制标准三大类,形成“基础管理-性能评价-应用规范”的分层体系:

(一)国际通用标准

  1. 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
    作为能源管理的基础框架,ISO 50001要求组织建立能源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涵盖液冷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该标准强调“持续改进”,是液冷系统能效认证的前置性管理要求。

  2. ISO 14031:2013《环境绩效评价指南》
    针对液冷系统的环境影响(如能源消耗、热排放),ISO 14031提供了绩效指标(如单位散热面积能耗、废热回收效率)的设定与评价方法,支持企业量化能效表现。

(二)行业专用标准

  1. 数据中心领域:ASHRAE TC 9.9《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标准》
    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的TC 9.9委员会制定了数据中心液冷系统的能效要求,核心指标包括电源使用效率(PUE)水使用效率(WUE)。其中,浸没式液冷系统的PUE目标值需≤1.1(传统风冷系统约1.5-2.0),间接液冷系统需≤1.2。

  2. 服务器领域:GB/T 32937-2016《液冷服务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液冷服务器的能效限定值(最低允许能效)和能效等级(分为1-3级,1级最高效)。该标准采用**能效比(EER)**作为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服务器散热能力(kW)/ 液冷系统功耗(kW)”,1级能效要求EER≥3.5。

(三)区域强制标准

  1. 欧盟:《能源相关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rP)》
    欧盟对液冷系统(如工业制冷设备)的能效要求纳入ErP指令,要求产品标注能效等级(A+++至D),并规定最低能效限值。例如,对于离心式液冷机组,COP(性能系数)需≥6.0(满负荷运行)。

  2. 中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提升数据中心、工业制冷等领域液冷系统能效”,将液冷系统的PUE指标纳入绿色数据中心认证的核心要求(PUE≤1.3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标准)。

三、核心能效指标解析

液冷系统的能效认证以**“能量转换效率”“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关键指标包括:

1. 能效比(EER)与性能系数(COP)

  • EER:用于评价冷却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能效,计算公式为“制冷量(kW)/ 输入功率(kW)”,值越大越高效。
  • COP:用于评价“热泵模式”(加热与制冷两用)的能效,计算公式为“制热量(kW)/ 输入功率(kW)”,液冷热泵系统的COP通常≥4.0(优于传统电加热的1.0)。

2. 电源使用效率(PUE)

数据中心领域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数据中心总能耗(kW·h)/ IT设备能耗(kW·h)”。液冷系统通过“直接散热”减少风扇能耗,PUE可从传统风冷的1.5降至1.1以下(浸没式液冷)。

3. 水使用效率(WUE)

对于“间接液冷”系统(需用水冷却冷媒),WUE是关键指标,计算公式为“数据中心总用水量(m³)/ IT设备能耗(kW·h)”。先进的液冷系统通过“闭式循环”减少水消耗,WUE可≤0.1 m³/kW·h(传统风冷系统约0.3 m³/kW·h)。

四、认证流程与行业实践

液冷系统能效认证通常遵循**“申请-测试-评估-发证”**的流程:

1. 申请阶段

企业向认证机构(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美国UL)提交申请,提供产品规格、技术参数及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如ISO 50001认证证书)。

2. 测试阶段

认证机构依据标准测试方法(如GB/T 18430.1-2007《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对液冷系统进行测试,包括:

  • 满负荷与部分负荷(50%、75%)的能效测试;
  • 环境适应性测试(如高温、高湿度环境下的能效稳定性);
  • 噪音与振动测试(辅助指标)。

3. 评估与发证

认证机构对测试数据进行评估,确认符合标准要求后,颁发能效认证证书(如中国的“能效标识”、欧盟的“ErP标识”)。证书有效期通常为3-5年,需定期复查。

行业实践案例

  • 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采用浸没式液冷系统,PUE降至1.09,通过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认证(PUE≤1.3);
  • 华为“FusionServer X6000液冷服务器”:通过GB/T 32937-2016认证,能效等级达到1级(EER=3.8);
  • 谷歌“数据中心液冷系统”:采用“二次循环液冷”,PUE降至1.1,符合ASHRAE TC 9.9标准。

五、发展趋势与挑战

1. 标准趋严化

国际与国内标准对液冷系统的能效要求逐步提高,例如:

  • ASHRAE计划在2026年将数据中心液冷系统的PUE目标值降至1.08;
  • 中国拟修订GB/T 32937-2016,将1级能效的EER要求提高至≥4.0。

2. 认证综合化

未来能效认证将结合**“绿色低碳”**要求,例如:

  • 纳入**碳排放量(kg CO₂/kW·h)**指标(液冷系统的碳排放量约为风冷的50%);
  • 可再生能源利用(如太阳能+液冷)结合,认证“零碳液冷系统”。

3. 技术驱动型认证

随着相变液冷(如氟化液浸没式)、微通道液冷等新技术的应用,能效认证将更加注重**“动态能效”(如部分负荷下的能效)和“全生命周期能效”**(如产品设计、制造、报废的能源消耗)。

六、结论

液冷系统的能效认证标准体系已形成“国际通用-行业专用-区域强制”的分层结构,核心指标围绕“能效比、PUE、WUE”展开。随着行业对“节能降碳”的需求提升,液冷系统的能效认证将更加严格,同时结合绿色低碳、新技术应用等综合要求。企业需关注标准更新,优化产品设计(如采用相变液冷、闭式循环),提升能效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液冷系统能效认证的普及将推动节能设备板块的增长(如液冷服务器、工业制冷机组),相关企业(如华为、联想、英维克)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投资者可关注**“能效认证通过率”“PUE指标改善”**等关键指标,筛选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