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企业产品系列化财经分析报告 | 数据中心节能趋势

本报告分析液冷技术如何通过产品系列化应对数据中心高算力需求,覆盖冷板式、浸没式等方案,解读英维克、浪潮等企业的市场策略与财务效益,展望液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2 分钟

液冷企业产品系列化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其能耗问题日益突出。传统风冷技术因散热效率低、PUE(电源使用效率)高(通常在1.5以上),已难以满足高算力场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的需求。液冷技术(包括冷板式、浸没式、喷淋式等)以其更高的散热效率(PUE可降至1.1以下)、更低的能耗成本,成为数据中心温控的主流方向。在此背景下,液冷企业通过产品系列化(从单一设备到全场景解决方案的延伸),应对客户需求多样化、竞争加剧及技术升级的挑战,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

二、液冷产品系列化的行业背景

1. 液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IDC、Gartner等机构的预测,全球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3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40%。2025年,随着AI大模型、边缘计算等算力需求的爆发,液冷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因双碳目标推动(数据中心能耗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已达2.5%),液冷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液冷数据中心占比将从2023年的15%升至30%。

2. 产品系列化的定义与内涵

液冷产品系列化是指企业从单一液冷设备(如液冷服务器、机柜空调)向全场景、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延伸,覆盖:

  • 场景维度:数据中心(大型、中型、边缘)、储能系统、电子设备(服务器、GPU集群)、工业控制等;
  • 客户维度: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移动、联通)、政府及事业单位;
  • 技术维度:冷板式(适用于服务器)、浸没式(适用于高算力集群)、喷淋式(适用于边缘计算)等不同技术路径的产品组合。

三、液冷产品系列化的驱动因素

1. 客户需求多样化

不同行业客户对液冷的需求差异显著:

  • 互联网企业:需要大规模、高可靠的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如浸没式液冷集群),以支持AI训练、云计算等场景;
  • 金融机构:关注低延迟、高安全的液冷服务器(如冷板式液冷),确保交易系统的稳定运行;
  • 边缘计算:需要小型化、易部署的液冷设备(如喷淋式液冷机柜),适应5G基站、物联网终端等场景;
  • 储能系统:需要高效散热的液冷解决方案(如电池液冷),延长电池寿命,提升储能效率。

企业通过系列化产品,可覆盖不同客户的需求,避免因产品单一而流失客户。

2. 技术进步与迭代

液冷技术的不断成熟(如密封技术、热管理算法、冷却介质优化)为系列化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 冷板式液冷:通过液体流经服务器内部的冷板,将热量带走,适用于现有服务器的改造,技术成熟且成本较低;
  • 浸没式液冷:将服务器完全浸没在绝缘冷却液中,散热效率更高(比冷板式高30%以上),适用于高算力场景;
  • 喷淋式液冷:通过冷却液喷淋到服务器表面,适用于边缘计算等小型化场景,部署灵活。

企业可基于不同技术路径,开发系列化产品,满足不同场景的散热需求。

3. 竞争加剧与差异化竞争

随着华为、联想、浪潮、英维克等企业进入液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系列化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 系列化产品可提高客户粘性:客户从“购买单一设备”转向“购买整体解决方案”,企业通过提供设计、部署、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强客户忠诚度;
  • 系列化产品可提升盈利能力:高端解决方案(如定制化液冷数据中心)的毛利率(通常在30%以上)高于单一设备(如液冷服务器,毛利率约20%),能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4. 政策与环保要求

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推动数据中心向“绿色化”转型。液冷技术因能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比风冷节能30%-50%),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例如,中国《“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明确提出“推广液冷等高效冷却技术”,企业通过系列化产品,可满足不同政策场景的需求(如大型数据中心的PUE要求、边缘计算的能耗限制)。

四、主要液冷企业产品系列化案例

1. 英维克(002837.SZ):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供应商

英维克作为精密温控节能设备龙头,其液冷产品系列覆盖数据中心、储能、电子设备三大场景:

  • 数据中心温控:提供冷板式液冷服务器、浸没式液冷集群、数据中心整体冷却解决方案(包括空调、管道、监控系统);
  • 储能温控:针对锂电池、钒电池等储能系统,提供液冷解决方案,延长电池寿命(比风冷长20%以上);
  • 电子散热:为GPU、服务器芯片等电子设备提供定制化液冷散热方案,适用于AI训练、高性能计算等场景。

财务数据显示,英维克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28%),研发投入1.02亿元(占收入的2.5%)。其中,液冷产品收入占比约30%,成为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 浪潮信息(000977.SZ):服务器液冷与数据中心一体化服务商

浪潮作为全球领先的服务器供应商,其液冷产品系列以服务器为核心,延伸至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 液冷服务器:全线服务器支持冷板式液冷,部分高端服务器(如AI服务器)采用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提升40%;
  • 液冷数据中心:建成亚洲最大的液冷数据中心研发生产基地,提供从设计、部署到运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客户包括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
  • 边缘计算液冷:针对边缘数据中心(如5G基站、智能工厂),提供小型化液冷机柜,部署灵活且节能。

财务数据显示,浪潮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1206.69亿元(同比增长70%),净利润14.89亿元(同比增长65%),研发投入51.49亿元(占收入的4.3%)。其中,液冷服务器收入占服务器总收入的25%,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收入占比约10%。

3. 曙光股份(600303.SH):传统企业的液冷转型尝试

曙光股份作为传统汽车企业,近年来通过收购、合作进入液冷领域,其液冷产品系列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温控

  • 提供冷板式液冷服务器、机柜空调等设备,适用于中小型数据中心;
  • 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开发浸没式液冷解决方案,尝试进入高算力场景。

但财务数据显示,曙光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11.72亿元(同比下降15%),净利润-2.27亿元(亏损扩大),主要因汽车业务下滑,液冷业务占比小(约5%),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五、液冷产品系列化的财务效益分析

1. 收入增长:系列化产品拓展市场边界

以英维克为例,其液冷产品收入从2023年的5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2亿元(前三季度),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主要因系列化产品覆盖了数据中心、储能、电子设备等多个场景,拓展了市场边界。浪潮的液冷服务器收入从2023年的30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90亿元(前三季度),占服务器总收入的比例从15%升至25%,说明系列化产品推动了收入结构的优化。

2. 盈利能力:高端产品提升毛利率

系列化产品中的高端解决方案(如定制化液冷数据中心)毛利率显著高于单一设备。例如,英维克的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毛利率约35%,而单一液冷服务器的毛利率约20%;浪潮的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毛利率约30%,高于服务器整体毛利率(约22%)。通过系列化产品,企业可提高高端产品的占比,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3. 客户粘性: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高忠诚度

系列化产品中的服务环节(如设计、部署、维护)能提高客户粘性。例如,英维克为客户提供“液冷设备+运维服务”的套餐,客户续费率超过80%;浪潮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终身维护”服务,客户忠诚度显著高于单一设备供应商。

六、挑战与展望

1. 挑战

  • 技术壁垒:液冷技术需要持续投入(如浸没式液冷的密封技术、冷板式的热管理算法),系列化产品需要不同的技术积累,对企业的研发能力要求高;
  • 成本压力:液冷设备的初始成本比风冷高(约高20%-30%),系列化产品需要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要求高;
  • 市场教育:部分客户对液冷的认知还不够(如担心液冷的安全性、维护难度),需要企业投入资源进行市场教育(如说明液冷的长期节能效益)。

2. 展望

随着AI大模型、边缘计算等算力需求的爆发,液冷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企业通过产品系列化,可覆盖更多客户需求,提高竞争优势。未来,液冷产品系列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 场景延伸:从数据中心向储能、电子设备、工业控制等更多场景延伸;
  • 技术融合:结合AI、物联网等技术,开发智能液冷解决方案(如实时监控、自动调节冷却效率);
  • 服务升级:从“产品销售”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升级,提高客户粘性。

七、结论

液冷企业产品系列化是应对客户需求多样化、竞争加剧及技术升级的关键策略。通过系列化产品,企业可覆盖更多场景、提高客户粘性、提升盈利能力。未来,随着算力需求的增长和双碳目标的推进,系列化产品布局的企业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成为液冷行业的领导者。

(注:报告中部分市场数据来自IDC、Gartner等机构的预测,财务数据来自企业2025年三季度报。)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