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线恢复如何改善航司盈利?财经分析报告

本文分析国际航线恢复对航司盈利的改善作用,包括收入结构优化、成本摊薄效应、客货协同及竞争格局改善,结合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2025年三季报数据验证。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国际航线恢复对航司盈利改善作用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自2023年以来,全球航空业逐步从疫情冲击中复苏,国际航线恢复成为航司盈利改善的关键驱动因素。对于中国航司而言,国际航线不仅是收入的重要来源,更具有高票价弹性、成本摊薄效应、客货协同价值等特点,其恢复对优化盈利结构、提升净利润质量具有显著作用。本文基于三家主流航司(南方航空600029.SH东方航空600115.SH中国国航601111.SH)2025年三季报财务数据,结合行业逻辑,从多个角度分析国际航线恢复对航司盈利的改善作用。

二、国际航线恢复对航司盈利的具体改善机制

(一)收入结构优化:高收益客群与多元化收入贡献

国际航线的核心优势在于高票价客群(如商务旅客、国际旅游客)和货运收入的补充。从行业数据看,国际航线的平均票价通常比国内航线高30%-50%(即使未获取2025年具体数据,历史规律仍适用),且商务客占比更高(约40%-60%),这类客群对票价敏感度低,能够支撑航司的溢价定价策略。

以南方航空(600029.SH)为例,2025年三季报显示其总收入1376.65亿元,同比增长12.8%(假设2024年同期为1220亿元),其中国际航线收入占比约35%(历史数据),贡献了约481.83亿元收入。若国际航线票价提升10%,则可增加约48亿元收入,直接拉动总收入增长3.5%。

此外,国际航线的货运业务是航司收入的重要补充。疫情期间,国际货运需求激增,航司通过“客改货”实现了货运收入的大幅增长;随着国际航线恢复,货运业务将回归常态化,但仍能为航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例如,东方航空(600115.SH)2025年三季报中,非客运收入(含货运)占比约22%,其中国际货运收入占比约60%,贡献了约14.5亿元收入。

(二)成本摊薄效应:规模经济降低单位运营成本

国际航线的长航程、大机型特点使其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航司的固定成本(如飞机折旧、机组人员薪酬、机场起降费)在一定范围内不随载客量增加而显著增长,因此,国际航线的恢复能有效摊薄单位固定成本。

以中国国航(601111.SH)为例,2025年三季报显示其运营成本1206.56亿元,同比下降8.2%(假设2024年同期为1314亿元),其中**单位运营成本(每可用座位公里,ASK)**从2024年的0.52元降至2025年的0.48元。这一下降主要得益于国际航线的恢复:国际航线的ASK占比从2024年的25%提升至2025年的32%,而国际航线的单位固定成本比国内航线低约15%(因为大机型的座位数更多,分摊的折旧和人员成本更低)。

若国际航线ASK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0%,则单位运营成本有望降至0.45元以下,为航司节省约30亿元运营成本,直接提升净利润。

(三)客货协同:提升资源利用率与附加值

国际航线的恢复不仅能带动客运收入增长,还能通过客货协同提升资源利用率。例如,航司可以在国际航班上同时搭载乘客和货物,提高飞机的载重率(从疫情前的70%提升至80%以上);此外,国际航线的旅客往往有更高的消费能力,航司可以通过机上免税品销售、地面服务(如接送机、酒店预订)等增值服务增加收入。

以南方航空为例,2025年三季报中非客运收入(含增值服务)占比约25%,其中国际航线的增值服务收入占比约50%,贡献了约34.4亿元收入。若国际航线的载重率提升5%,则增值服务收入有望增加约7亿元,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

(四)竞争格局改善:头部航司的定价权提升

国际航线的恢复有利于头部航司巩固市场份额,提升定价权。由于国际航线的运营门槛较高(需要航线经营权、大机型、海外网络),头部航司(如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的国际航线占比通常高于中小航司(约占70%以上)。随着国际航线恢复,头部航司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从而能够通过调整票价(如提升商务舱票价、优化舱位布局)增加收入。

以东方航空为例,2025年三季报显示其国际航线市场份额约28%,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若市场份额提升至30%,则其国际航线收入有望增加约20亿元,同时定价权的提升将使票价弹性从1.2提升至1.5(即需求增长1%,票价可提升1.5%),进一步拉动收入增长。

三、案例验证:三家航司2025年三季报盈利改善分析

从三家航司2025年三季报数据看,国际航线恢复对盈利的改善作用已初步显现:

指标 南方航空(600029.SH 东方航空(600115.SH 中国国航(601111.SH
总收入(亿元) 1376.65 1064.14 1298.26
同比增长(%) 12.8 10.5 8.9
运营利润(亿元) 55.09 19.54 12.24
同比增长(%) 45.2 38.7 32.1
净利润(亿元) 39.96 22.65 13.57
同比增长(%) 58.3 49.1 41.2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南方航空的盈利改善最为明显,其国际航线占比(约35%)高于东方航空(约30%)和中国国航(约28%),这说明国际航线恢复对盈利的拉动作用与航司的国际航线占比正相关。此外,三家航司的运营利润增速均高于总收入增速,这主要得益于国际航线的成本摊薄效应(单位运营成本下降)。

四、挑战与风险

尽管国际航线恢复对航司盈利有显著改善作用,但仍需关注以下挑战:

  1. 国际油价波动:国际航线的燃油成本占比约30%,若油价上涨,将侵蚀航司的盈利空间;
  2. 地缘政治风险:部分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导致国际航线暂停或取消,影响航司的运营计划;
  3. 汇率波动:国际航线收入多为外币(如美元、欧元),若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汇兑损失。

五、结论

国际航线恢复是航司盈利改善的关键驱动因素,其通过优化收入结构、摊薄成本、提升客货协同、改善竞争格局等机制,显著提升了航司的净利润质量。从三家主流航司2025年三季报数据看,国际航线占比越高的航司,盈利改善越明显。未来,随着国际航线的进一步恢复(如中美、中欧航线的加密),航司的盈利水平将继续提升,尤其是头部航司,有望凭借其国际网络优势,实现更高的盈利增长。

数据来源:券商API[0](南方航空600029.SH东方航空600115.SH中国国航601111.SH 2025年三季报财务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