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液冷技术在光模块散热中的核心价值,包括解决高功率密度散热瓶颈、提升光模块可靠性及支持小型化集成。探讨市场需求驱动因素,如数据中心PUE要求、5G基站与AI算力增长,以及关键厂商布局与财务表现。
光模块作为光纤通信的核心部件,承担着光电信号转换的关键功能,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与稳定性。随着5G、AI、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光模块的速率不断提升(如800G、1.6T光模块逐渐普及),功率密度显著增加,传统风冷散热方式已无法满足高功率光模块的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具备更高的热传导效率、更好的温度控制能力,成为光模块散热的关键解决方案,推动光模块行业向更高性能、更节能方向发展。
光模块的功率密度随速率提升呈指数级增长(如1.6T光模块的功率可达数十瓦),传统风冷的热传导系数约为0.026 W/(m·K),而液体(如水、氟化液)的热传导系数可达0.6-0.8 W/(m·K),是空气的20-30倍。液冷技术通过直接接触光模块热源(如冷板液冷)或浸没式冷却,能快速带走热量,将光模块核心组件(如激光器、探测器)的温度控制在临界温度以下(通常≤85℃),避免因过热导致的性能衰减或寿命缩短。
光模块的核心器件(如半导体激光器)对温度极其敏感,温度波动会导致波长漂移、阈值电流增加,甚至永久损坏。液冷技术的温度控制精度(±1℃以内)远高于风冷(±5℃以上),能有效稳定光模块的工作温度,降低器件老化速度。据行业数据,采用液冷的光模块寿命可延长30%-50%,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维护成本。
液冷技术的高效散热能力允许光模块在更小的体积内集成更多功能(如多通道光模块),符合数据中心“高密度、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例如,800G光模块采用液冷后,体积可缩小20%-30%,有助于提高数据中心的机架利用率。
数据中心的能耗中,散热系统占比约40%,而光模块是数据中心的“能耗大户”(约占服务器能耗的15%)。液冷技术能将光模块的散热能耗降低50%以上,从而降低数据中心的PUE(电源使用效率)。例如,采用液冷的光模块可使数据中心PUE从1.5降至1.2以下,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及互联网厂商(如阿里云、腾讯云)的绿色数据中心要求。
5G基站的大规模部署(全球5G基站数量预计2025年达1000万个)需要大量高速率光模块(如25G、100G),而AI算力的提升(如GPT-4等大模型)需要数据中心具备更高的计算密度,光模块的功率与数量均大幅增加。液冷技术能满足这些场景下的散热需求,成为5G与AI时代光模块的“标配”。
光模块速率从10G、25G向100G、400G、800G、1.6T升级,功率密度从每通道数瓦增至数十瓦,传统风冷已无法应对。液冷技术是光模块速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支撑,例如,1.6T光模块若采用风冷,体积将大幅增加,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空间要求,而液冷可实现“高功率、小体积”的平衡。
英维克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全链条液冷及电子散热”业务直接覆盖光模块散热领域。公司业务范围包括:
中际旭创是全球领先的高速光模块供应商(如800G、1.6T光模块),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公司通过“技术迭代+产业链整合”,将液冷技术融入光模块设计:
新易盛专注于光模块的研发与制造,其产品涵盖数据宽带、电信通讯、数据中心等领域。公司通过以下方式布局液冷:
液冷技术是光模块行业应对高功率密度、高速率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散热效率、支持小型化集成、延长产品寿命。随着5G、AI、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液冷光模块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液冷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
关键厂商中,英维克凭借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占据先机,中际旭创与新易盛通过光模块与液冷技术的整合,有望在高速光模块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未来,液冷技术将成为光模块行业的“标配”,推动行业向更高性能、更节能方向发展。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