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长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长安汽车(000625.SZ)作为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近年来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其核心增长引擎。本文从业务布局、技术储备、市场竞争、新车型周期、行业环境五大维度,分析其新能源销量增长的驱动因素与潜在挑战,判断增长持续性。
二、现有新能源业务布局与销量表现
1. 多品牌矩阵覆盖全细分市场
长安汽车通过“自主+合资”模式,构建了**阿维塔(高端智能电动)、深蓝汽车(主流新能源)、长安启源(插混/纯电)、Lumin(微型电动)**四大新能源品牌,覆盖从微型车到高端车的全价格带:
- 阿维塔: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主打“HI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推出阿维塔11(中大型SUV)、阿维塔12(中大型轿跑),定位25-40万元高端市场,2024年销量约3.5万辆,凭借智能驾驶(NOP+高阶辅助驾驶)和换电模式(支持2分钟换电)获得市场关注;
- 深蓝汽车:聚焦15-25万元主流市场,推出深蓝SL03(轿跑)、深蓝S7(SUV),2024年销量约12万辆,其中SL03凭借“增程+纯电”双动力选项(增程版续航1200km)和性价比(起售价15.59万元)成为爆款;
- 长安启源:主打插电混动与纯电,推出启源A07(中大型轿车)、启源Q05(小型SUV),2024年销量约8万辆,插混版车型(如A07插混)凭借“可油可电”的实用性抢占传统燃油车市场;
- Lumin:定位微型电动车(3-6万元),2024年销量约5万辆,满足下沉市场代步需求。
2024年长安新能源总销量约29万辆,同比增长约65%(2023年约17.5万辆),占公司总销量的比例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20%,增长势头显著。
2. 核心车型的产品力支撑
现有车型的成功源于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技术差异化:
- 深蓝SL03:针对年轻消费者,提供“无框车门+掀背尾门”的运动设计,增程版续航1200km(纯电200km),解决了“续航焦虑”,月销量稳定在1万辆以上;
- 阿维塔11:搭载华为ADS 2.0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城市NOP)和宁德时代CTP 3.0电池(续航700km),换电模式(2分钟换电)满足高端用户对“便捷性”的需求,月销量约3000辆;
- Lumin:微型车市场的“价格屠夫”,起售价3.99万元,续航155km,适合县城、乡镇代步,月销量约4000辆。
三、技术储备与研发投入:增长的底层支撑
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技术储备主要集中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换电模式三大领域:
1. 三电系统自主可控
- 电池: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长安时代),生产CTP 3.0电池,同时布局半固态电池(2025年量产,能量密度350Wh/kg);
- 电机:自主研发“七合一”电驱系统(电机+控制器+减速器+DC/DC+OBC+PDU+BCU),效率达92%,已应用于深蓝SL03;
- 电控:自主研发的“长安智电”电控系统,支持“多电机协同控制”和“能量回收”(回收率达30%)。
2. 智能驾驶技术:与华为深度合作
阿维塔品牌搭载华为ADS 2.0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城市NOP(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和高速NOP,覆盖90%以上的城市道路场景;深蓝汽车搭载“长安智驾”系统(L2+级),支持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功能,2025年将推出L3级智能驾驶车型。
3. 换电模式:布局未来
阿维塔品牌采用“换电+充电”双模式,已建成换电站100座(2024年),计划2025年扩展至500座;换电电池包采用“车电分离”模式,降低用户购车成本(约节省5万元),提升车辆残值(换电电池包由厂家负责维护)。
四、市场竞争与份额提升潜力
1. 行业竞争环境:集中度提升,传统车企崛起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约949万辆,同比增长36%,市场渗透率达36%。竞争格局呈现“传统车企(比亚迪、长安、广汽)+ 新势力(特斯拉、蔚来)”双巨头格局,其中传统车企凭借渠道优势、供应链整合能力、成本控制抢占市场:
- 比亚迪:2024年销量约302万辆,市场份额32%;
- 长安:2024年销量约29万辆,市场份额3.1%,排名第6(仅次于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埃安、蔚来、小鹏);
- 广汽埃安:2024年销量约48万辆,市场份额5.1%。
2. 长安的竞争优势
- 渠道布局:拥有2000家传统4S店,其中500家已转型为“新能源体验店”(如深蓝体验店),覆盖一至五线城市,下沉市场渗透能力强;
- 成本控制:传统燃油车业务的规模效应(2024年燃油车销量约116万辆),降低了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与生产分摊成本;
- 品牌认知度:“长安”作为老牌车企,品牌信任度高于新势力(尤其是下沉市场),新能源车型的“可靠性”标签更突出。
五、新车型计划: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
长安汽车2025-2026年的新车型计划主要集中在主流市场与高端市场,预计将带来15-20万辆的增量销量:
1. 深蓝汽车:推出中型SUV(深蓝S9)
2025年上半年推出深蓝S9(中型SUV),定位18-25万元,搭载“增程+纯电”双动力,增程版续航1300km(纯电250km),目标月销量1.5万辆;
2. 长安启源:推出紧凑型SUV(启源Q07)
2025年下半年推出启源Q07(紧凑型SUV),定位12-18万元,主打“插混”动力(续航1100km),目标月销量1万辆;
3. 阿维塔:推出中大型轿车(阿维塔13)
2026年上半年推出阿维塔13(中大型轿车),定位30-40万元,搭载华为ADS 3.0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城市L4级),目标月销量5000辆;
4. Lumin:推出升级款(Lumin Pro)
2025年推出Lumin Pro(微型电动车),续航提升至200km,起售价4.59万元,目标月销量5000辆。
六、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1. 政策延续性: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仍以“鼓励”为主:
- 购置税减免:延续至2027年,对购置日期在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 双积分政策:2025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提升至28%(2024年为25%),传统车企需通过新能源销量达标,推动新能源车型投放;
- 充电设施建设:2025年计划建成充电桩100万个(2024年为70万个),解决“充电难”问题。
2. 市场需求: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已从“补贴依赖”转向“产品力驱动”,消费者更看重续航里程、智能配置、充电便利性。长安的新能源车型(如深蓝SL03、阿维塔11)符合这一趋势,有望持续获得市场认可。
七、潜在挑战与风险
1. 竞争加剧:价格战压力
2024年新能源市场价格战加剧,特斯拉Model 3/Y降价至20万元以下,比亚迪秦PLUS DM-i起售价降至9.98万元,长安的新能源车型(如深蓝SL03起售价15.59万元)面临价格竞争压力,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2024年长安新能源毛利率约12%,低于比亚迪的20%)。
2. 供应链风险:电池与芯片短缺
虽然长安与宁德时代成立了合资公司,但锂、镍等原材料价格波动(2024年锂价下跌至20万元/吨,但仍高于2020年的5万元/吨)仍可能影响电池成本;芯片短缺(尤其是车规级芯片)也可能导致产能瓶颈。
3. 智能驾驶研发投入压力
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巨大(华为ADS 2.0的研发成本约100亿元),长安需要持续投入以保持技术竞争力,可能影响短期利润(2024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占营收比例约3%)。
八、结论与展望
1. 增长持续性判断
长安新能源销量增长具备持续性,主要逻辑如下:
- 产品力支撑:现有车型(深蓝SL03、阿维塔11)的成功,以及2025-2026年新车型(深蓝S9、启源Q07)的投放,将带来增量销量;
- 技术储备:三电系统自主可控、智能驾驶与华为合作,保障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 渠道与成本优势:传统4S店的下沉市场渗透能力,以及燃油车业务的规模效应,降低了新能源车型的成本;
- 行业环境:政策支持(购置税减免、充电设施建设)与市场需求(产品力驱动),为新能源销量增长提供了外部条件。
2. 未来销量预测
预计2025年长安新能源销量约45万辆(同比增长55%),市场份额提升至4.7%;2026年销量约60万辆(同比增长33%),市场份额提升至5.5%,排名进入行业前5。
3. 风险提示
- 价格战导致毛利率下降;
- 供应链(电池、芯片)短缺;
- 新车型投放不及预期。
九、建议
- 持续加大智能驾驶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
-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电池与芯片成本;
- 推出更多高性价比车型(如10-15万元区间的纯电车型),抢占下沉市场;
- 加强新能源渠道建设(如增加体验店数量),提升品牌曝光度。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