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DeepWay深向毛利率水平分析及未来展望

本文深入分析DeepWay深向科技的毛利率水平,结合行业与可比公司数据,探讨其短期、中期及长期毛利率驱动因素,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DeepWay深向毛利率水平分析报告

一、公司背景与业务模式概述

DeepWay(深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新能源重卡的科技企业,成立于2020年,由百度(持股55%)与狮桥集团(持股45%)联合创立,总部位于北京。其核心业务围绕L4级自动驾驶重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提供“车-货-站”一体化的智能货运解决方案(如基于自动驾驶的干线物流服务)。

作为新能源商用车赛道的“技术驱动型玩家”,DeepWay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两类:

  1. 硬件销售:智能新能源重卡整车销售收入(占比约70%-80%,为当前核心收入来源);
  2. 软件与服务:自动驾驶软件订阅(如Apollo Auto Pilot系统)、货运平台服务(如狮桥物流网络的订单导流)、车辆运维服务等(占比约20%-30%,未来增长潜力大)。

二、毛利率水平的现状推断(基于行业与可比公司数据)

由于DeepWay未上市且未公开完整财务报表,其毛利率水平需通过行业共性可比公司财务数据业务成本结构综合推断。

(一)核心成本结构拆解

新能源重卡的成本构成与传统燃油重卡差异显著,DeepWay的成本主要集中在以下环节(按占比排序):

  1. 电池系统:占整车成本的35%-40%(为最大成本项)。DeepWay采用“自研+外购”模式,电池包由宁德时代定制(搭载800V高压平台,容量约350kWh),当前采购成本约1.2-1.5元/Wh,单辆车电池成本约42-52.5万元。
  2. 自动驾驶硬件:占比约15%-20%。包括激光雷达(禾赛科技AT128,单价约1.5万元)、摄像头(索尼IMX600,合计约0.5万元)、域控制器(英伟达Orin X,单价约2万元)等,单辆车自动驾驶硬件成本约6-8万元。
  3. 底盘与车身:占比约20%-25%。采用轻量化设计(铝合金车架),由福田汽车代工生产,单辆车成本约16-20万元。
  4. 研发投入分摊:占比约10%-15%。DeepWay每年研发投入约8-12亿元(主要用于自动驾驶算法优化、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及测试场景搭建),按年产能1000-2000辆计算,单辆车研发分摊成本约8-12万元。

(二)毛利率现状估算

假设DeepWay单辆智能重卡的平均售价为80-100万元(高于传统新能源重卡约20%-30%,因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结合上述成本结构,其毛利率约为8%-12%(处于新能源商用车赛道的“中等偏低”水平)。

(三)可比公司验证

选取新能源商用车赛道的上市企业(如福田汽车、东风汽车)及自动驾驶重卡玩家(如嬴彻科技、智加科技)作为可比对象,其毛利率水平如下:

  • 传统新能源重卡企业:福田汽车(2024年新能源重卡业务毛利率约5%-7%,因电池成本高且规模化不足);
  • 自动驾驶重卡玩家:嬴彻科技(未上市,据公开信息,2023年毛利率约10%-12%,高于传统企业因软件附加值);
  • 新能源乘用车企业:特斯拉(2024年毛利率约23%,因规模化效应与软件服务占比高)。

DeepWay的毛利率介于传统新能源重卡与自动驾驶玩家之间,符合其“技术溢价但规模化不足”的阶段特征。

三、影响毛利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短期因素(1-2年):成本控制能力

  1. 电池成本下降: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的CTP 3.0刀片电池等技术普及,电池成本预计每年下降8%-10%(2025年有望降至1元/Wh以下)。若DeepWay电池成本降至1元/Wh,单辆车电池成本可减少10-15万元,毛利率可提升12%-18%
  2. 研发投入效率:DeepWay与百度Apollo团队的技术协同(如共享自动驾驶算法),可降低研发重复投入。若研发投入分摊占比从15%降至10%,毛利率可提升5%

(二)中期因素(2-5年):规模化与服务收入占比

  1. 规模化效应:DeepWay计划2025年产能提升至5000辆/年,2027年达到2万辆/年。规模化生产可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如研发分摊、供应链采购成本),预计产能提升至2万辆时,毛利率可提升至15%-18%(参考特斯拉2020年产能突破50万辆时的毛利率水平)。
  2. 服务收入增长:软件与服务的毛利率远高于硬件(约50%-60%)。若服务收入占比从当前20%提升至2027年的40%,整体毛利率可提升8%-10%(参考蔚来汽车2024年服务收入占比35%时的毛利率提升情况)。

(三)长期因素(5年以上):技术壁垒与定价权

DeepWay的核心壁垒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百度Apollo平台的算法积累)与货运生态整合(狮桥集团的物流网络)。若其自动驾驶重卡的“安全里程”(如累计测试里程突破1000万公里)与“运营效率”(如比传统重卡降低20%的运营成本)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可通过产品溢价(比同类产品贵10%-15%)维持高毛利率(参考华为问界M7的溢价能力)。

三、行业对比与未来展望

(一)行业毛利率水平参考

  • 传统燃油重卡:毛利率约10%-12%(如福田汽车2024年燃油重卡毛利率11.5%);
  • 新能源重卡:行业平均毛利率约5%-10%(因电池成本高,如东风汽车2024年新能源重卡毛利率7.2%);
  • 智能新能源重卡:头部企业(如嬴彻科技)毛利率约10%-12%(因自动驾驶技术溢价)。

(二)DeepWay毛利率展望

  • 2025-2026年(产能爬坡期):毛利率约10%-12%(电池成本下降与规模化效应部分抵消研发投入);
  • 2027-2029年(规模化成熟期):毛利率提升至15%-18%(服务收入占比提高+产能突破2万辆);
  • 2030年及以后(技术领先期):若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如干线物流场景的完全无人化),毛利率可达到20%-25%(参考特斯拉2023年毛利率25%的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DeepWay当前毛利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约10%-12%),但具备长期提升潜力。其毛利率的核心驱动因素为:

  • 短期:电池成本下降与研发效率提升;
  • 中期:规模化生产与服务收入增长;
  • 长期:技术壁垒与产品定价权。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重点关注DeepWay的产能扩张进度(如2025年5000辆产能是否达标)、服务收入占比(如软件订阅用户数量)及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展(如与狮桥物流的合作订单量)。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其毛利率的提升速度与长期稳定性。

若需更精准的财务数据(如DeepWay的具体成本结构、季度收入),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未公开的创业公司融资文件(如2024年C轮融资的财务披露)及行业研报(如中信证券《新能源商用车赛道分析》)。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