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天赐材料电解液添加剂业务的战略地位及收入占比,探讨其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与增长潜力。了解添加剂业务如何推动公司未来发展。
天赐材料(002709.SZ)是国内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核心业务分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两大板块[0]。其中,锂离子电池材料板块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涵盖电解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池材料再生等细分业务。根据公司公开信息,电解液业务是其传统优势领域,深耕十余载,凭借一体化布局(如锂盐、溶剂、添加剂等关键原料的自主生产)形成了显著的成本控制和技术壁垒[0]。
电解液添加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关键组成部分,占电解液总成本的10%-20%(行业平均水平),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安全性和倍率性能。天赐材料作为电解液龙头,早在2015年就开始布局添加剂业务,目前已形成**VC(碳酸亚乙烯酯)、FEC(氟代碳酸乙烯酯)、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核心添加剂的规模化生产能力[0]。
从公司战略看,添加剂业务是其“电解液一体化”布局的重要环节。通过自主生产添加剂,公司不仅降低了电解液的原材料成本(避免依赖外部供应商),还能根据客户需求(如高端电池对高电压、长寿命的要求)定制电解液配方,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公司的LiFSI添加剂产能已达5000吨/年(2024年数据),主要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商[0]。
由于公司未在公开财务报告中单独披露电解液添加剂业务的收入占比(2025年数据未披露),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角度间接推测其占比: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锂离子电池材料板块收入占比约75%(总营收约180亿元),其中电解液业务收入约120亿元(占锂离子电池材料板块的67%)[0]。假设添加剂业务占电解液收入的15%(行业平均水平),则添加剂业务收入约1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0%左右。
天赐材料2024年电解液产能约20万吨/年,其中添加剂产能约1.5万吨/年(VC、FEC、LiFSI合计)[0]。按电解液单吨成本约6万元计算,添加剂单吨成本约15万元(行业平均),则添加剂产能对应的产值约22.5亿元,占电解液总产值(120亿元)的18.75%,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新能源汽车向高端化、长续航方向发展,电池厂商对高性能电解液的需求提升,添加剂的使用比例(如LiFSI替代传统六氟磷酸锂)逐渐增加。天赐材料的高端电解液产品(如高电压电解液、长循环电解液)中,添加剂占比可达到20%以上[0],因此其添加剂业务的收入占比可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GGII数据,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求量约80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到100万吨,年增长率约25%。其中,添加剂需求增速高于电解液整体,主要因高端电池(如4680电池、半固态电池)对添加剂的性能要求提升[0]。
天赐材料在添加剂领域的技术积累(如LiFSI的合成工艺、VC的纯度提升)使其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公司的LiFSI产品纯度可达99.9%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9.5%),能满足特斯拉、宁德时代等客户的高端需求[0]。
为应对需求增长,天赐材料2025年计划将添加剂产能提升至2万吨/年(主要增加LiFSI产能),预计产值将达到30亿元,占电解液业务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0]。
尽管目前公开数据未直接披露电解液添加剂业务的具体收入占比,但通过业务布局、产能规划、客户需求等角度分析,该业务是天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占比约10%-2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高端电池需求的增长和公司产能的扩张,添加剂业务的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由于2025年财务数据尚未完全披露,若需获取更准确的业务占比及详细财务数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可获取A股详尽的财务数据、财报及研报信息),以支持更精准的投资决策。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