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需求爆发对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的影响分析

本文分析了全球储能市场爆发对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的影响,包括需求增长、产品结构升级及龙头企业策略,探讨了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储能需求爆发对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的影响分析报告

一、引言:储能市场爆发的背景与逻辑

随着全球“双碳”目标的推进,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的装机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特征,使得储能成为其规模化并网的关键支撑。同时,电网调峰、户用/工商业储能、5G基站备用电源等场景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推动全球储能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已达320GW·h,同比增长65%;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超过80%,成为储能的主流技术路线。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如循环寿命、安全性、低温适应性)直接决定了储能系统的经济性与可靠性,而电解液添加剂作为“电池的味精”,虽占电解液成本的5%-10%,却对电池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储能需求的爆发,将深度重构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的需求结构与竞争格局。

二、电解液添加剂在储能电池中的核心作用

电解液添加剂是指在电解液中添加的少量(通常0.1%-5%)功能性物质,其主要作用是优化电池的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性能、提高循环寿命、增强安全性,并改善极端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对于储能电池而言,以下三类添加剂的需求最为迫切:

1. 成膜添加剂:延长循环寿命的关键

储能电池的循环寿命要求远高于消费电池(如手机、笔记本电脑),通常需要达到5000次以上(甚至10000次),而消费电池仅需3000次左右。成膜添加剂(如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能在电池首次充电时,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稳定的SEI膜,阻止电解液进一步分解,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以VC为例,其分子中的双键结构能在负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富含乙烯基的SEI膜,具有高柔韧性与低阻抗特性,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储能电池中VC的添加量通常为2%-3%(消费电池为1%-2%),因此,储能需求的增长将直接带动VC等成膜添加剂的用量提升。

2. 安全添加剂:防范热失控的重要保障

储能电池多应用于户外或大型电站,一旦发生热失控,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安全性要求极高。安全添加剂(如磷酸三甲酯TMP、双草酸硼酸锂LiBOB)能通过“捕捉自由基”或“形成隔热层”等机制,抑制电池内部的放热反应。

例如,LiBOB作为一种新型锂盐添加剂,不仅能提高SEI膜的稳定性,还能在电池过充时分解产生硼酸酯类物质,覆盖在正极表面,阻止进一步的氧化反应,从而有效防范过充引发的热失控。这类添加剂在储能电池中的需求正快速增长。

3. 极端环境适应性添加剂:拓展应用场景

储能电池需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北方冬季的低温(-20℃以下)、南方夏季的高温(40℃以上)。低温添加剂(如乙二醇二甲醚DME)能降低电解液的凝固点,提高电池在低温下的离子导电性;高温添加剂(如硫酸乙烯酯ES)能抑制电解液在高温下的分解,保持电池性能稳定。

例如,DME与碳酸酯类溶剂混合后,可将电解液的凝固点降至-40℃以下,满足户用储能在北方冬季的使用需求。这类添加剂的需求随着储能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户用、工商业、电网侧)而不断增加。

三、储能需求爆发对添加剂行业的量化影响

1. 需求规模快速增长

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储能装机量为280GW·h,同比增长75%;预计2025年将达到450GW·h,增速保持在60%以上。假设每GW·h储能电池需要电解液添加剂约150吨(按电解液占电池成本10%,添加剂占电解液5%计算),则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添加剂需求约为6.75万吨,同比增长60%。

2. 产品结构升级:高端添加剂占比提升

储能电池对添加剂的性能要求更高,高端添加剂(如VC、FEC、LiBOB)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40%提升至2025年的55%。例如,VC的需求将从2024年的1.2万吨增长至2025年的2.2万吨,增速达83%;FEC的需求将从0.8万吨增长至1.5万吨,增速达87%。

3. 区域需求集中:中国与欧美成为核心市场

中国是全球储能市场的最大需求国,2024年储能装机量占全球的50%以上;欧美市场(美国、欧洲)的储能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占比约35%。因此,中国与欧美的电解液添加剂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四、行业竞争格局与龙头企业应对策略

1. 竞争格局:龙头企业主导,技术壁垒高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配方设计”与“工艺控制”上。龙头企业(如天赐材料、新宙邦)通过长期的研发投入,掌握了核心添加剂(如VC、FEC)的合成工艺,形成了技术壁垒。

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国内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中,天赐材料占比约35%,新宙邦占比约25%,两者合计占比60%,主导了国内市场。

2. 龙头企业的应对策略

(1)天赐材料:一体化布局,成本与技术双优势

天赐材料的基本信息显示,其深耕锂电池电解液业务十余载,形成了“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正极材料-电池再生”的一体化布局。这种布局不仅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如VC的原材料乙烯基乙二醇),还能通过产业链协同优化添加剂配方,提高产品性能。

例如,天赐材料的VC产能已达2万吨/年(2024年),且正在规划新增1万吨/年的产能,以满足储能需求的增长。同时,其研发的“高纯度FEC”产品,能有效提高储能电池的低温性能,已获得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储能电池厂商的认证。

(2)新宙邦:电子化学品龙头,技术积累深厚

新宙邦的介绍显示,其作为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领导者,产品覆盖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等多个领域。其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如VC、LiBOB)凭借“高纯度”与“稳定性”优势,广泛应用于光伏储能、电网侧储能等场景。

新宙邦的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在5%以上(2024年为5.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其开发的“新型锂盐添加剂”(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能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已在储能电池中得到应用。

五、挑战与机遇

1. 挑战:原材料波动与技术迭代压力

  • 原材料价格波动:VC、FEC等添加剂的原材料(如乙烯基乙二醇、氟化物)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价格波动可能挤压企业利润。
  • 技术迭代压力: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可能减少液体电解液的使用,从而影响添加剂的需求。但短期来看,液态锂离子电池仍是储能的主流技术,添加剂的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2. 机遇:政策支持与应用场景拓展

  • 政策支持:中国的“双碳”目标、美国的Inflation Reduction Act、欧洲的绿色新政等,均在推动储能市场的发展。例如,中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2025年储能装机量达到300GW,将直接带动添加剂需求增长。
  • 应用场景拓展: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新兴场景的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户用储能装机量同比增长120%),这些场景对电池性能的要求更高,进一步增加了高端添加剂的需求。

六、结论

储能需求的爆发,将推动电解液添加剂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一方面,储能电池对循环寿命、安全性、极端环境适应性的要求,将带动高端添加剂(如VC、FEC、LiBOB)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如天赐材料、新宙邦)的技术与产能优势,将使其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受益者。

尽管面临原材料波动与技术迭代的挑战,但政策支持与应用场景拓展的机遇远大于挑战。预计2025-2030年,全球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规模将保持5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其中储能电池添加剂的占比将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30年的50%,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具备技术优势与一体化布局的龙头企业(如天赐材料、新宙邦),将有望分享储能需求爆发带来的红利。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