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占比:2024年销量占比27.6%,收入占比35%,2025年目标销量30%+。分析产品矩阵、技术投入及市场挑战,展望未来增长。
长安汽车(000625.SZ)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核心车企及“中国汽车四大集团”之一,近年来坚定推进“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其占比(销量、收入)的变化不仅反映公司转型成效,也是判断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从销量占比、收入占比、驱动因素及挑战四大维度,对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占比情况进行深度分析。
销量占比是衡量新能源转型进度的最直观指标。长安汽车的新能源销量增长经历了“起步(2021-2022年)、加速(2023年)、突破(2024年)”三个阶段,占比持续提升:
根据长安汽车2024年年报[0],2024年公司总销量约290万辆(同比增长1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约80万辆(同比增长67%),销量占比约27.6%,较2023年的18.9%大幅提升8.7个百分点。这一增速远超行业平均(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6%),主要得益于产品矩阵的完善:
长安汽车2025年战略规划提出,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00万辆以上,总销量目标为330万辆左右,因此销量占比预计将提升至30%以上(100万辆/330万辆)。从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看,新能源车型销量约50万辆(同比增长52%),占比约28.5%,符合预期。其中,深蓝S7上半年销量约20万辆(同比增长80%),阿维塔12(新上市)销量约3万辆,成为增长主力。
收入占比是衡量新能源业务贡献的核心财务指标。由于新能源车型平均售价高于传统燃油车(约1.5-3倍),其收入占比通常高于销量占比,且随着高端车型占比提升,收入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根据长安汽车2024年财务数据[0],公司总收入约100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新能源汽车收入约350亿元(同比增长85%),收入占比约35%,较2023年的22%提升13个百分点。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5年,随着高端车型(阿维塔12)的推出及新能源销量占比的提升,新能源收入占比预计将突破40%。具体来看:
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占比的快速提升,并非单纯依赖市场增长,而是产品、技术、战略协同作用的结果:
长安汽车构建了“阿维塔(高端智能电动)、深蓝汽车(主流智能电动)、长安启源(亲民智能电动)”三大新能源品牌矩阵,覆盖5-40万元价格带,精准匹配不同用户需求: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持续加大投入,拥有深蓝超集电驱、磷酸铁锂电池优化、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打破了外资品牌的技术垄断:
长安汽车不仅受益于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增长(2024年中国新能源销量占全球60%以上),还通过海外市场拓展(如欧洲、东南亚)实现了新能源销量的多元化增长:
尽管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占比持续提升,但仍面临竞争加剧、成本控制、产能布局等挑战: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比亚迪(2024年新能源销量302万辆,占比31.8%)、特斯拉(2024年中国销量75万辆,占比7.9%)等企业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比亚迪通过“DM-i超级混动”技术(油耗低至3.8L/100km)抢占了传统燃油车市场,特斯拉通过降价策略(Model 3起售价降至23万元)抢占了主流新能源市场,对长安汽车的新能源车型造成一定压力。
电池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40%以上,原材料价格波动(如锂、镍)对成本控制造成挑战。2024年,锂价从年初的50万元/吨降至年末的20万元/吨,长安汽车通过与宁德时代的长期合作(签订10年电池供应协议),锁定了部分电池成本,但仍需通过技术创新(如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进一步降低成本。
新能源汽车产能需求增长,长安汽车需要加快新建新能源工厂的进度。目前,长安汽车在重庆、合肥等地建设的新能源工厂,预计2025年将逐步投产,提升产能供给能力。例如,重庆新能源工厂规划产能20万辆/年,合肥新能源工厂规划产能30万辆/年,投产后将缓解产能瓶颈。
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占比近年来持续提升,2024年销量占比约27.6%,收入占比约35%,2025年预计将分别提升至30%和40%以上。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产品矩阵完善、技术投入加大、市场需求增长,但也面临竞争加剧、成本控制、产能布局等挑战。
未来,长安汽车需继续深化新能源转型,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如高端车型的科技配置)、降低成本(如电池技术创新)、拓展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实现更高的新能源车占比目标。预计到2026年,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占比将突破35%,收入占比突破45%,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一梯队”企业。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