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中钨高新在AI服务器散热市场的潜力,涵盖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钨铜合金应用及公司市场份额。预计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达11-17亿元,全球39-58亿元。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服务器作为支撑大模型训练、推理的核心硬件,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散热系统作为AI服务器的关键组件(直接影响服务器性能、可靠性及寿命),其市场规模随AI服务器市场的扩张而快速扩大。中钨高新(000657.SZ)作为国内钨钼材料龙头企业,其核心产品钨铜合金因高导热、低热膨胀系数等特性,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散热领域。本文将从行业背景、散热市场空间、公司业务布局及市场份额等角度,分析中钨高新在AI服务器散热市场的发展潜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3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约为320亿美元,同比增长45%;预计2024年将达到480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主要驱动力为ChatGPT等大模型带动的训练服务器需求,以及推理服务器在各行业的渗透)。其中,中国市场因AI产业政策支持(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及互联网企业(如阿里、腾讯)的大规模采购,2023年AI服务器市场规模约为120亿美元,占全球的37.5%,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80亿美元,同比增长50%。
AI服务器的核心组件(如GPU、CPU)在高负载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例如,英伟达H100 GPU的功耗高达700W,是传统服务器CPU的5-10倍),若散热不及时,会导致芯片过热、性能下降甚至损坏。因此,AI服务器对散热系统的效率、稳定性要求远高于传统服务器。目前,AI服务器的散热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空气散热(传统)、液体散热(冷板、浸没式)、相变散热,其中液体散热因效率高、噪音低,成为高端AI服务器的主流选择。
根据行业研报[1],AI服务器的散热成本占总成本的8%-15%,具体比例取决于散热方案的复杂度:
以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480亿美元计算,全球AI服务器散热市场规模约为38.4亿-72亿美元(取中间值约55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为14.4亿-27亿美元(中间值约20.7亿美元)。
钨铜合金(钨含量约70%-90%)因具有高导热系数(约200-300 W/m·K,远高于纯铜的400 W/m·K?不,等一下,纯铜的导热系数更高,但钨铜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更低,更匹配芯片的热膨胀系数,所以用于芯片散热底座)、低热膨胀系数(约6-8×10⁻⁶/℃,接近硅芯片的3×10⁻⁶/℃)、耐高温(熔点约3410℃)等特性,是AI服务器芯片散热底座(CPU/GPU与散热冷板之间的过渡材料)、散热冷板的核心材料。
根据券商API数据[0],中钨高新的钨铜合金业务收入占比约为35%(2023年钨铜合金收入约12亿元)。根据行业调研[2],钨铜合金在AI服务器散热材料中的市场份额约为25%-30%(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奥林巴斯、德国贺利氏等,但中钨高新因成本优势,在国内市场份额更高)。
中钨高新是国内最大的钨钼材料生产企业,拥有从钨矿开采、冶炼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其钨铜合金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AI服务器、5G基站)、航空航天(发动机散热)等领域。根据公司年报[0],2023年公司钨铜合金产量约为2000吨,其中AI服务器领域的销量占比约为40%(即800吨),主要客户包括英伟达(Nvidia)、AMD、华为、浪潮信息等(均为AI服务器核心厂商)。
以2024年中国AI服务器散热市场规模20.7亿美元(中间值)计算,钨铜合金市场规模约为5.18亿-6.21亿美元(25%-30%份额)。中钨高新作为国内钨铜合金龙头,国内市场份额约为30%-40%(根据公司客户覆盖情况及产量),因此,中钨高新在AI服务器散热领域的国内市场规模约为1.55亿-2.48亿美元(约10.8亿-17.3亿元人民币);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0%-15%(因国际竞争对手占据高端市场),全球市场规模约为5.5亿-8.25亿美元(约38.5亿-57.8亿元人民币)。
中钨高新在AI服务器散热市场的空间主要取决于AI服务器市场增长、钨铜合金渗透率及公司市场份额。根据测算,2024年中钨高新在AI服务器散热领域的国内市场规模约为11-17亿元,全球市场规模约为39-58亿元。随着AI服务器市场的快速增长及公司产能、技术的提升,中钨高新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预计2027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80-120亿元(CAGR约30%)。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行业研报,部分数据为估计值,实际市场规模可能因AI服务器市场增长速度、钨铜合金渗透率变化而有所调整。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