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企业渠道建设重点:精准定位与生态协同策略

本文分析液冷企业渠道建设的五大核心重点,包括精准客户定位、直销与分销协同、生态合作伙伴构建、专业服务能力及数字化赋能,助力企业快速渗透高增长市场。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液冷企业渠道建设重点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全球数据中心能耗需求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占比约3%,且年增速超10%[0]),液冷技术因具备更高能效比(PUE可降至1.1以下,远低于传统风冷的1.5-1.8)、更低噪音、更适合高密度部署等优势,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主流解决方案。液冷企业的渠道建设,本质是连接技术供给与客户需求的桥梁,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精准的渠道策略,快速渗透目标市场,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壁垒。本文从客户定位、渠道类型、生态合作、服务能力、数字化赋能五大维度,分析液冷企业渠道建设的重点方向。

二、液冷企业渠道建设的核心重点

(一)精准定位目标客户:聚焦高价值场景与客群

液冷技术的应用场景高度集中,渠道建设需先明确核心客户群体,避免资源分散。根据2025年行业调研数据,液冷的主要需求来自三大场景:

  1. 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如阿里云、腾讯云、AWS):此类客户追求大规模部署的总成本优势(液冷可降低约40%的散热能耗),对定制化解决方案(如冷板式、浸没式液冷的混合部署)需求强烈。
  2. 高性能计算(HPC)用户(如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人工智能企业):HPC设备(如GPU集群)的功率密度高达30kW/机柜,传统风冷无法满足,液冷的精准散热能力是其核心需求。
  3. 边缘计算节点(如5G基站、智能工厂、自动驾驶数据中心):边缘节点需小型化、易维护、低功耗,液冷系统(如微通道液冷)可解决其散热瓶颈。

渠道策略:针对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采用直销模式(如华为、曙光的大客户团队),深度参与客户的项目规划(如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设计),提供定制化的液冷解决方案;针对HPC与边缘计算客户,采用**“直销+分销”组合模式**——直销团队聚焦头部客户(如中科院、工商银行),分销合作伙伴(如IT集成商)覆盖中小客户与区域市场。

(二)渠道类型选择:直销与分销的协同优化

液冷产品的技术复杂度高、服务依赖性强,决定了其渠道类型需兼顾“深度”与“广度”:

  • 直销模式:适合高价值、高复杂度客户(如头部数据中心运营商)。直销的优势在于:① 直接掌控客户需求(如数据中心的能耗指标、空间限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② 保障服务质量(如液冷系统的安装调试、泄漏检测);③ 建立长期客户关系(如与阿里云的战略合作,锁定未来3-5年的液冷部署需求)。
  • 分销模式:适合中小客户、区域市场(如二三线城市的数据中心服务商、IT集成商)。分销的优势在于:① 扩大覆盖范围(如通过神州数码、英迈等集成商,渗透到中西部地区的中小数据中心);② 降低销售成本(分销合作伙伴承担部分客户开发与维护工作);③ 快速响应区域需求(如针对某省的“数字政府”项目,通过当地分销伙伴提供本地化服务)。

案例:英维克(002837.SZ)作为国内液冷龙头企业,采用“直销+分销”双轮驱动策略——直销团队聚焦腾讯云、华为云等头部客户,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200余家集成商,2024年分销收入占比达45%,同比增长28%[0]。

(三)构建合作伙伴生态:从“单一销售”到“生态协同”

液冷系统并非孤立产品,需与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核心IT基础设施深度集成。因此,渠道建设的关键是构建“技术-产品-服务”一体化的合作伙伴生态,具体包括:

  1. 服务器厂商合作:与戴尔、惠普、华为等服务器厂商联合开发液冷服务器(如华为的FusionServer Pro液冷服务器),将液冷技术嵌入服务器硬件,通过服务器厂商的渠道网络(如华为的全球经销商)同步推广。
  2. IT集成商合作:与神州数码、英迈等集成商合作,在数据中心项目中提供“液冷+服务器+网络”的整体解决方案。集成商的优势在于熟悉客户的IT架构(如某金融机构的核心交易系统),可帮助液冷企业快速切入客户的采购流程。
  3. 数据中心设计咨询公司合作:与AECOM、CCDI等设计咨询公司合作,在数据中心项目的规划阶段就引入液冷方案(如优化机房布局、管道设计),提高液冷技术的渗透率(据调研,设计阶段引入液冷的项目,最终采用率达85%以上[0])。

案例:曙光(603019.SH)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开发出针对HPC的浸没式液冷系统,通过中科院的科研渠道推广至全国20余家科研机构,再通过这些机构的案例向金融、人工智能等企业市场延伸,2024年企业市场液冷收入占比达30%[0]。

(四)配套专业服务能力: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液冷系统的安装、维护、升级需专业技术支持(如管道焊接、泄漏检测、冷却液更换),是客户选择液冷方案的重要顾虑。因此,渠道建设需将服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具体包括:

  1. 技术培训与认证:对分销合作伙伴与集成商进行液冷技术认证(如英维克的“液冷系统工程师认证”),覆盖液冷原理、安装流程、故障排查等内容,确保合作伙伴具备独立服务能力。
  2. 区域服务中心:在重点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建立液冷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工程师与检测设备(如泄漏检测仪、冷却液分析仪),实现“2小时响应、4小时到达”的服务承诺。
  3. 远程监控与预测性维护:通过IoT技术(如传感器、云平台)实时监测液冷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冷却液温度、压力、泄漏报警),提前预警故障(如管道腐蚀),降低客户的停机风险(据统计,预测性维护可减少约50%的非计划停机[0])。

案例:华为的“液冷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项目规划(与客户共同设计液冷方案)、安装调试(专业工程师现场指导)、运维管理(远程监控+定期巡检)、升级服务(支持液冷系统的扩容与技术迭代),该服务套餐使华为液冷服务器的客户 retention 率达92%[0]。

(五)数字化渠道赋能:提升渠道效率与客户体验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液冷企业需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渠道,解决传统渠道“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的问题:

  1. 线上渠道平台:建立液冷解决方案官网/小程序,提供产品展示(如冷板式、浸没式液冷的对比)、需求评估(如“液冷方案计算器”,输入数据中心规模、功耗,自动生成推荐方案与成本效益分析)、订单跟踪(实时查看订单进度)等功能,方便客户与合作伙伴查询。
  2. 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渠道数据(如合作伙伴的销售业绩、客户的需求偏好),挖掘高潜力市场(如某区域的边缘计算需求增长),优化渠道资源分配(如向该区域增加分销合作伙伴)。
  3. AI智能客服:通过ChatGPT等AI工具,解答客户的常见问题(如“液冷系统的泄漏风险如何解决?”“冷却液的更换周期是多久?”),提高响应速度(据测试,AI客服可解决约70%的常规问题[0])。

案例:英维克的“液冷数字化平台”整合了产品库、客户库、服务库三大模块,合作伙伴可通过平台快速获取产品资料、提交客户需求、申请技术支持,2024年该平台使合作伙伴的销售效率提升了25%[0]。

三、结论与展望

液冷企业的渠道建设,本质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资源整合与能力输出。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精准的客户定位,选择合适的渠道类型;通过生态合作,扩大产品的应用场景;通过专业服务,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渠道效率。

未来,随着液冷技术的进一步普及(预计2027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将达300亿美元,年增速超25%[0]),液冷企业的渠道建设需向**“精细化、生态化、数字化”**方向升级:① 针对边缘计算等新兴场景,开发小型化、易部署的液冷产品,通过渠道快速渗透;② 加强与新能源企业(如电池厂商)的合作,探索“液冷+储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③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渠道数据的透明化(如合作伙伴的销售业绩、客户反馈),优化渠道管理。

总之,液冷企业的渠道建设,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解决方案、卖服务、卖信任”。只有构建起“客户-渠道-生态”的良性循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