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液冷企业渠道建设的五大核心重点,包括精准客户定位、直销与分销协同、生态合作伙伴构建、专业服务能力及数字化赋能,助力企业快速渗透高增长市场。
随着全球数据中心能耗需求的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占比约3%,且年增速超10%[0]),液冷技术因具备更高能效比(PUE可降至1.1以下,远低于传统风冷的1.5-1.8)、更低噪音、更适合高密度部署等优势,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主流解决方案。液冷企业的渠道建设,本质是连接技术供给与客户需求的桥梁,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精准的渠道策略,快速渗透目标市场,构建可持续的竞争壁垒。本文从客户定位、渠道类型、生态合作、服务能力、数字化赋能五大维度,分析液冷企业渠道建设的重点方向。
液冷技术的应用场景高度集中,渠道建设需先明确核心客户群体,避免资源分散。根据2025年行业调研数据,液冷的主要需求来自三大场景:
渠道策略:针对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采用直销模式(如华为、曙光的大客户团队),深度参与客户的项目规划(如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设计),提供定制化的液冷解决方案;针对HPC与边缘计算客户,采用**“直销+分销”组合模式**——直销团队聚焦头部客户(如中科院、工商银行),分销合作伙伴(如IT集成商)覆盖中小客户与区域市场。
液冷产品的技术复杂度高、服务依赖性强,决定了其渠道类型需兼顾“深度”与“广度”:
案例:英维克(002837.SZ)作为国内液冷龙头企业,采用“直销+分销”双轮驱动策略——直销团队聚焦腾讯云、华为云等头部客户,分销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200余家集成商,2024年分销收入占比达45%,同比增长28%[0]。
液冷系统并非孤立产品,需与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核心IT基础设施深度集成。因此,渠道建设的关键是构建“技术-产品-服务”一体化的合作伙伴生态,具体包括:
案例:曙光(603019.SH)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开发出针对HPC的浸没式液冷系统,通过中科院的科研渠道推广至全国20余家科研机构,再通过这些机构的案例向金融、人工智能等企业市场延伸,2024年企业市场液冷收入占比达30%[0]。
液冷系统的安装、维护、升级需专业技术支持(如管道焊接、泄漏检测、冷却液更换),是客户选择液冷方案的重要顾虑。因此,渠道建设需将服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具体包括:
案例:华为的“液冷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项目规划(与客户共同设计液冷方案)、安装调试(专业工程师现场指导)、运维管理(远程监控+定期巡检)、升级服务(支持液冷系统的扩容与技术迭代),该服务套餐使华为液冷服务器的客户 retention 率达92%[0]。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液冷企业需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渠道,解决传统渠道“信息不对称、效率低下”的问题:
案例:英维克的“液冷数字化平台”整合了产品库、客户库、服务库三大模块,合作伙伴可通过平台快速获取产品资料、提交客户需求、申请技术支持,2024年该平台使合作伙伴的销售效率提升了25%[0]。
液冷企业的渠道建设,本质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资源整合与能力输出。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精准的客户定位,选择合适的渠道类型;通过生态合作,扩大产品的应用场景;通过专业服务,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渠道效率。
未来,随着液冷技术的进一步普及(预计2027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将达300亿美元,年增速超25%[0]),液冷企业的渠道建设需向**“精细化、生态化、数字化”**方向升级:① 针对边缘计算等新兴场景,开发小型化、易部署的液冷产品,通过渠道快速渗透;② 加强与新能源企业(如电池厂商)的合作,探索“液冷+储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③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渠道数据的透明化(如合作伙伴的销售业绩、客户反馈),优化渠道管理。
总之,液冷企业的渠道建设,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解决方案、卖服务、卖信任”。只有构建起“客户-渠道-生态”的良性循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