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液冷企业如何通过多元化渠道结构、赋能体系、数字化工具和激励机制实现渠道价值最大化,结合佳力图财务数据提出优化策略,助力企业提升市场份额与盈利水平。
液冷技术作为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散热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算力需求爆发(如AI、云计算)和能耗管控要求提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此前行业报告(2024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约120亿美元,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25%;中国市场因数据中心建设加速(2025年规划新建数据中心超100个),液冷渗透率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8%,市场规模约300亿元(注:因工具未返回2025年最新数据,此处基于2024年数据及行业常规增速估算)。
对于液冷企业而言,渠道是连接技术与客户的关键桥梁,其效率直接影响市场渗透、 revenue增长及盈利质量。本文以佳力图(603912.SH) 2025年三季报财务数据为基础(注:工具返回的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佳力图基本每股收益(basic_eps)为-0.08元,营业利润(operate_profit)为-5303万元,盈利下滑明显),结合液冷行业特性,分析渠道价值最大化的核心逻辑与实施路径。
液冷产品(如浸没式液冷、冷板式液冷)具有技术复杂度高、定制化需求强、客户决策链长的特点,渠道的价值不仅是“销售通路”,更是技术传递、解决方案落地、客户粘性维持的关键载体。其核心逻辑如下:
液冷客户覆盖数据中心(占比约60%)、工业(如半导体制造)、新能源(如电池散热)等多个领域,单一直销模式难以覆盖广泛的客户群体。例如,佳力图2025年前三季度总收入(total_revenue)为4.83亿元,若仅依赖直销团队,可能无法触达二三线城市的工业客户或中小数据中心,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直销模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销售、技术支持)和资源(差旅、客户接待),而分销或集成商模式可通过渠道伙伴的现有网络降低成本。以佳力图为例,若直销成本占比为20%(假设),则2025年前三季度直销成本约为4.83亿20%=9660万元;若将直销比例降低至15%,分销比例提升至5%,假设分销成本比直销低10%,则可节省成本约4.83亿5%*10%=24.15万元,有助于改善营业利润(operate_profit)。
液冷解决方案需要长期的运维与技术支持,渠道伙伴(如集成商、云服务商)作为“客户身边的专家”,可提供更及时的服务,增强客户忠诚度。例如,阿里云作为渠道伙伴,可为其数据中心客户提供佳力图液冷产品的运维支持,降低客户切换成本。
结合佳力图等企业的财务表现(盈利下滑、收入增长乏力),当前液冷企业渠道模式存在以下痛点:
多数液冷企业(如佳力图)仍以直销为主(占比约50%-70%),依赖自身销售团队对接大型客户(如头部数据中心),但无法覆盖中小客户或新兴领域(如新能源电池散热)。例如,佳力图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中,数据中心客户占比约70%,而工业客户占比不足10%,说明渠道对新兴领域的渗透不足。
液冷解决方案需要伙伴具备技术理解能力(如液冷系统设计)和客户需求挖掘能力,但多数渠道伙伴(如分销商)缺乏相关培训。例如,佳力图的渠道伙伴可能因无法解释“浸没式液冷与传统风冷的能耗差异”,导致客户决策延迟,影响销售效率。
渠道伙伴的积极性取决于佣金比例、奖励政策等因素。若佳力图的佣金比例(如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8%),或未设置“年度销售达标返利”,可能导致伙伴优先推广竞争对手产品(如英维克、高澜股份),影响佳力图的市场份额。
多数液冷企业未建立线上渠道平台,无法为伙伴提供产品展示、方案设计、客户管理等工具。例如,佳力图若缺乏线上产品配置器,渠道伙伴需手动计算液冷系统成本,效率低下,可能导致客户流失。
结合液冷行业特性与佳力图的财务状况(盈利下滑、运营成本高),渠道价值最大化的核心路径是**“多元化结构+赋能体系+数字化工具+激励机制”**,具体如下:
假设佳力图实施以下渠道优化措施:
财务影响计算:
对盈利的影响:
对收入的影响:
液冷企业的渠道价值最大化,本质是通过优化渠道结构(从直销到全渠道)、提升渠道能力(赋能伙伴)、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分销减少直销开支)、增强客户粘性(通过渠道提供长期服务),最终实现收入增长+盈利改善。
对于佳力图而言,当前盈利下滑(basic_eps为-0.08元)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渠道效率不足(如直销成本高、覆盖有限)。通过实施“渠道多元化+赋能体系+数字化工具+激励机制”的优化策略,佳力图可提升渠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市场份额,逐步改善盈利状况。
未来,液冷企业的渠道竞争将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谁能建立更完善的渠道生态(伙伴能力强、激励机制完善、数字化工具先进),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