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晶光电AR光学业务的技术储备、市场应用与商业化进展,探讨其从元器件到解决方案的转型路径及未来挑战。
水晶光电(002273.SZ)是国内精密薄膜光学领域的龙头企业,专注于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及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0]。其中,AR光学业务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布局的战略方向之一,主要依托其在精密光学加工、薄膜光学、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积累,聚焦AR/VR设备的核心光学组件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宇宙AR/VR等新兴领域[0]。
从业务定位看,AR光学业务是公司实现“元器件向模组及解决方案转型”的关键抓手。公司通过整合光学设计、薄膜涂层、微纳加工等技术,目标是为AR设备厂商提供高性价比、小型化、轻量化的光学解决方案,解决AR设备“厚重、续航短、视觉效果差”等行业痛点。
AR光学业务的商业化落地,核心依赖于精密光学技术的突破。水晶光电在以下关键技术领域的积累,为AR业务提供了坚实基础:
公司拥有精密光学薄膜制备技术,可实现高透过率(>95%)、低反射率(<0.5%)的光学薄膜涂层,这是AR显示中“清晰成像”的关键。例如,其研发的窄带滤光片可有效过滤环境光干扰,提升AR设备的对比度;红外截止滤光片则用于AR眼镜的摄像头模块,确保图像采集的准确性[0]。
AR设备需要小型化、集成化的光学组件(如光波导、衍射光学元件),公司的超硬材料光学加工技术(如蓝宝石、碳化硅)可实现微米级精度的光学结构加工,为光波导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此外,公司的半导体加工技术(如光刻、蚀刻)可用于制造高分辨率的衍射光学元件(DOE),提升AR显示的视场角(FOV)和亮度[0]。
公司的汽车电子(AR+)板块(如抬头显示HUD)已实现商业化应用,其研发的** windshield HUD**(风挡式抬头显示)采用了AR光学技术,可将导航、车速等信息投射到风挡玻璃上,实现“虚实融合”。这一技术积累可迁移至消费级AR眼镜,降低研发成本,加速商业化进程[0]。
水晶光电的AR光学业务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从“元器件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公司的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如手机3D盖板、智能手表表盘)采用了热弯成型、镀膜等技术,可用于AR眼镜的光学镜片生产。例如,其研发的曲面光学镜片可提升AR眼镜的佩戴舒适度,同时保持成像质量[0]。
公司的半导体光学业务(如LED蓝宝石衬底、微型投影模块)可提供AR设备所需的光源组件(如微型LED)和投影模块。例如,微型LED具有高亮度、低功耗的特点,是AR眼镜“长续航”的关键;微型投影模块则可实现“近眼显示”的小型化[0]。
如前所述,汽车HUD的AR技术可迁移至消费级AR眼镜,例如光波导显示技术(将图像投射到光波导中,实现“无屏显示”),已在汽车HUD中得到验证,可快速应用于AR眼镜[0]。
尽管2025年的具体商业化数据尚未披露,但从公司公开信息及行业趋势看,其AR光学业务已进入客户验证与小批量生产阶段:
公司是三星、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的核心光学组件供应商[0],依托这一客户资源,已将AR光学组件推广至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如智能手表、AR眼镜)。例如,其研发的AR眼镜光学镜片已通过某知名可穿戴设备厂商的验证,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0]。
公司的AR产品已从单一光学元器件(如滤光片、镜片)向模组及解决方案延伸。例如,其推出的AR眼镜光学模组整合了镜片、光波导、光源等组件,降低了客户的研发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0]。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普及,AR/VR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R/VR市场规模将达2880亿美元),公司的AR光学组件可应用于元宇宙AR设备(如虚拟会议、游戏、教育),目前已与部分元宇宙平台厂商展开合作,探索“光学组件+内容”的解决方案[0]。
尽管水晶光电在AR光学业务上具备技术与客户优势,但商业化落地仍面临以下挑战:
AR技术处于快速迭代期(如光波导的“表面浮雕” vs “体全息”技术路线之争),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领先。例如,彩色光波导(解决AR显示“单色”问题)、**大视场角(FOV>50°)**等技术仍需突破[0]。
AR眼镜的“高价格”(目前主流产品约3000-5000元)是其普及的重要障碍,公司需通过规模化生产(如光学组件的批量加工)降低成本,目标是将AR眼镜的光学组件成本降至现有水平的50%以下[0]。
AR商业化需要“硬件+软件+内容”的生态协同,公司需与AR设备厂商(如Meta、Pico、微软)建立深度合作,参与前端光学设计,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0]。
总体来看,水晶光电的AR光学业务已完成技术储备与客户验证,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具备了商业化落地的基础。未来,随着AR/VR市场的爆发(尤其是消费级AR眼镜的普及),公司的AR光学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进度看,预计2025-2026年,公司的AR光学组件将实现批量供货(如与某头部AR设备厂商签订长期订单);2027-2028年,随着成本下降与技术升级,有望进入消费级AR市场(如智能手表配套AR功能),实现规模化盈利。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资料[0]及行业研究,未包含2025年最新未披露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