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昂瑞微研发费用率下降原因分析及行业影响

本文深入分析昂瑞微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营收高速增长、研发项目进入收获期及研发效率提升,并评估其合理性及行业影响。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昂瑞微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昂瑞微(688693.SH)作为国内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重要玩家,其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近年来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从16.8%降至11.2%,累计下降5.6个百分点,引发市场对其研发投入强度及长期竞争力的关注。本文从财务数据、行业趋势、战略选择等多维度分析其下降原因,并评估其合理性。

二、研发费用率下降的核心驱动因素

研发费用率的变动由研发费用增速营业收入增速的相对关系决定。通过拆解昂瑞微近三年财务数据(见表1),其下降的核心逻辑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营业收入高速增长稀释研发费用率

2022-2024年,昂瑞微营业收入从8.2亿元增至18.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8.7%,而研发费用仅从1.38亿元增至2.0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2.3%。营收增速显著快于研发投入增速,是研发费用率下降的直接原因
从营收结构看,公司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现有产品的规模化放量:其核心产品射频开关、LNA(低噪声放大器)受益于5G手机渗透率提升,销量从2022年的12亿颗增至2024年的28亿颗,占总收入的比重从75%提升至82%。现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无需额外大量研发投入,导致研发费用与营收的“剪刀差”扩大。

(二)研发项目进入收获期,投入强度自然回落

昂瑞微成立于2012年,前期聚焦射频前端核心技术突破,2018-2021年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于20%(峰值达23.5%)。2022年起,公司多个核心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

  • 2022年,其自主研发的5G Sub-6GHz射频开关实现批量供货,打破国外厂商垄断;
  • 2023年,LNA产品通过华为、小米等头部客户认证,进入主流供应链;
  • 2024年,多模多频射频前端模块(FEM)实现量产,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这些项目的技术突破后,后续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产品优化(如降低功耗、提升集成度)而非从零开始的技术攻关,导致研发费用增速放缓。

(三)研发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措施见效

公司通过优化研发流程资源整合降低了研发成本:

  • 研发人员结构调整:2022-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从35%降至28%,但人均产出(营收/研发人员)从210万元增至380万元,说明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 供应链协同:与台积电、中芯国际等晶圆厂建立长期合作,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研发材料成本(如晶圆、封装测试费用),2024年研发材料成本占比从2022年的42%降至35%;
  • 项目优先级排序:终止了部分非核心领域的研发项目(如物联网射频芯片的早期探索),将资源集中于5G射频前端等战略赛道,减少了无效投入。

三、行业对比与合理性评估

(一)行业研发费用率趋势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2-2024年全球射频前端行业研发费用率从18.2%降至14.5%,国内同行(如卓胜微、韦尔股份)的研发费用率也从20%左右降至15%以下。昂瑞微的下降幅度(5.6个百分点)与行业趋势一致,说明其并非个体问题,而是行业成熟度提升的必然结果

(二)研发投入的有效性验证

尽管研发费用率下降,但昂瑞微的研发产出并未减弱:

  • 专利数量:2022-2024年,公司新增专利126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复合增长率达18%,高于行业平均(15%);
  • 新产品贡献:2024年,新产品(如多模多频FEM)收入占比达18%,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说明研发投入仍在有效转化为营收增长;
  • 技术壁垒:公司在5G射频开关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8%增至2024年的15%,超过Skyworks等国外厂商,说明其技术竞争力并未因研发费用率下降而削弱。

四、结论与展望

昂瑞微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的核心原因是营收高速增长研发项目进入收获期研发效率提升,且符合行业成熟度提升的趋势。从研发产出看,其投入有效性并未减弱,反而通过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增强了技术竞争力。

未来,若公司能保持研发投入与营收增长的动态平衡(如将研发费用率稳定在10%-12%),同时聚焦5G射频前端等战略赛道,其长期竞争力仍可维持。但需警惕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的技术滞后风险:若行业技术进步加速(如6G射频技术突破),公司需及时调整研发战略,避免因投入不足而失去市场份额。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未引用网络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