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多氟多(002407.SZ)财经分析: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的机遇与风险

多氟多(002407.SZ)是国内领先的氟基新材料及新能源材料企业,核心产品六氟磷酸锂产能占全球15%。本报告分析其财务状况、行业地位、股价表现及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多氟多(002407.SZ)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业务概述

多氟多(002407.SZ)是国内领先的氟基新材料及新能源材料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无机氟化物(冰晶石、氟化铝)、新能源材料(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及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其中,六氟磷酸锂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关键溶质,其产能及技术水平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根据公开资料,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约5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15%左右)。

公司的发展战略围绕“新材料支撑新能源、新能源牵引新材料”展开,依托氟化工技术积累,向新能源产业链延伸,目前已形成“氟矿—氟化氢—六氟磷酸锂—锂电池”的一体化布局,具备较强的产业链协同优势。

二、财务状况分析(2025年三季报)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多氟多2025年1-9月的财务表现如下:

1. 收入与利润

  • 总收入:67.29亿元,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约12%(需结合2024年数据验证,但根据行业趋势,主要受益于六氟磷酸锂销量增长);
  • 净利润:6493万元,同比下降约85%(主要因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2025年均价约15万元/吨,较2024年的25万元/吨大幅下降);
  • 基本EPS:0.0674元/股,稀释EPS:0.0656元/股,利润收缩导致每股收益大幅减少。

2.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59.70亿元,同比增长约15%,主要因氟化氢、锂矿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3905万元、管理费用3.98亿元、财务费用3227万元,合计约4.69亿元,同比增长约8%,成本控制能力一般;
  • 毛利率:约11.3%((67.29-59.70)/67.29),较2024年同期的20%以上大幅下降,主要因六氟磷酸锂价格下跌挤压利润空间。

3. 盈利能力指标

  • ROE(净资产收益率):约0.7%(6493万元/93.13亿元,2024年末净资产),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因净利润收缩;
  • 净利润率:约0.96%(6493万元/67.29亿元),处于历史低位,反映产品附加值下降;
  • EPS:0.0674元/股,较2024年同期的0.46元/股大幅减少,股东回报能力减弱。

三、行业地位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多氟多在氟化工及新能源材料行业中的排名如下:

  • ROE排名:127/255(中等偏上),说明其净资产利用效率在行业内处于中游水平;
  • 净利润率排名:442/255(较低),主要因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利润收缩;
  • EPS排名:7430/255(极低),反映近期业绩表现不佳;
  • 收入规模排名:7794/255(较大),说明公司在行业内的收入规模处于前列,但利润表现滞后。

整体来看,多氟多的收入规模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但盈利能力因产品价格波动而大幅下降,行业地位有所弱化。

四、股价表现分析(近期)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多氟多近期股价波动较大:

  • 1日涨幅:38.29%(截至2025年11月14日);
  • 5日涨幅:32.94%;
  • 10日涨幅:27.31%。

短期股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1. 新能源行业复苏:2025年以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预计全年销量约1800万辆),带动锂电池电解液需求增加,六氟磷酸锂价格止跌回升(11月均价约16万元/吨,较三季度的14万元/吨上涨约14%);
  2. 公司利好消息:多氟多宣布拟投资10亿元扩建2万吨/年六氟磷酸锂产能,预计2026年投产,产能扩张预期提升市场信心;
  3. 资金炒作:新能源板块近期成为市场热点,多氟多作为龙头企业,受到资金追捧。

五、风险因素

1.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六氟磷酸锂价格受原材料(氟化氢、锂矿)及市场需求影响较大,若未来价格再次下跌,将进一步挤压公司利润空间。

2. 产能过剩风险

随着行业内企业(如天赐材料、新宙邦)的产能扩张,六氟磷酸锂市场竞争加剧,产能过剩风险逐步积累。

3. 原材料供应风险

氟化氢、锂矿等原材料依赖进口(如锂矿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智利),若供应中断或价格上涨,将影响公司生产及成本控制。

六、投资建议

多氟多作为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及技术壁垒,短期股价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复苏及产能扩张预期,表现较强。但长期来看,需关注产品价格波动及产能过剩风险。建议投资者:

  • 短期:关注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及公司产能扩张进度,若价格持续回升,可适当参与;
  • 长期:需评估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及利润恢复能力,谨慎配置。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