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盛合晶微封测技术迭代分析:先进封装布局与财务表现

本报告分析盛合晶微封测技术迭代,涵盖CoWoS、InFO、SiP三大先进封装技术布局,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关联,以及行业竞争力对比。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盛合晶微封测技术迭代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在摩尔定律逐渐放缓的背景下,先进封装技术已成为芯片性能提升的关键路径,也是封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载体。盛合晶微(688209.SH)作为国内领先的封测厂商,其技术迭代进展不仅关系到公司自身的长期成长,也反映了中国封测行业向高端化转型的进程。本报告从技术布局、研发投入、财务表现、行业竞争力四大维度,系统分析盛合晶微的封测技术迭代现状及战略价值。

二、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根据券商API数据[0],盛合晶微成立于2005年,2023年登陆科创板,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品覆盖存储器、逻辑芯片、模拟芯片等多个领域。公司总部位于江苏苏州,拥有上海、苏州、成都三大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超过8000人。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先进封装量产能力的厂商之一,盛合晶微的技术迭代聚焦于应对高端芯片(如AI、5G、自动驾驶)的封装需求,核心目标是打破海外厂商(如台积电、日月光)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垄断。

三、技术迭代核心方向:先进封装技术布局

(一)先进封装技术路线选择

盛合晶微的技术迭代以**“高端化、定制化、集成化”**为核心,重点布局三大先进封装技术:

  1. 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针对AI芯片(如英伟达H100、AMD MI300)的高算力需求,CoWoS通过将芯片直接封装在晶圆上,大幅提升互连密度和数据传输效率。盛合晶微于2024年启动CoWoS产能建设,2025年上半年实现小批量量产,目前已获得国内某头部AI芯片设计公司的订单。
  2. InFO(Integrated Fan-Out):主要应用于高端手机处理器(如骁龙8 Gen3、天玑9300),具备“薄型化、高集成度”特点。公司2023年开始InFO技术研发,2024年底实现量产,2025年上半年InFO产品营收占比已达15%(2023年不足5%)。
  3. SiP(System in Package):针对消费电子(如TWS耳机、智能手表)的小型化需求,将多个芯片(如CPU、内存、传感器)集成在一个封装内。盛合晶微的SiP技术已实现多芯片异构集成,2025年推出的“SiP-5G”方案支持5G通信模块与AI处理器的一体化封装,获得华为、小米等客户的青睐。

(二)研发投入与成果

根据券商API数据[0],盛合晶微的研发费用率从2021年的4.2%持续提升至2024年的7.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达到8.5%(行业平均约5.6%)。高额研发投入推动了技术成果的落地:

  • 专利储备: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拥有先进封装相关专利123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5%,覆盖CoWoS、InFO等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
  • 量产能力:2025年上半年,先进封装产品营收占比已达28%(2023年为12%),其中CoWoS产品良率提升至92%(行业标杆为95%),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 客户拓展:通过先进封装技术,公司成功切入英伟达、AMD等高端客户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来自AI芯片领域的营收同比增长112%。

四、技术迭代的财务表现关联分析

(一)研发投入的“效率转化”

盛合晶微的研发投入呈现**“高投入、高产出”**特征: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25.6%,同期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9%,研发投入对营收的拉动作用显著;
  • 先进封装产品毛利率持续高于传统封装产品(2025年上半年先进封装毛利率为22.1%,传统封装为15.3%),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的16.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7%。

(二)营收结构的“高端化转型”

随着先进封装技术的迭代,公司营收结构持续优化:

  • 2023年,先进封装产品营收占比仅12%;202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提升至28%,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第一为存储器封装,占比45%);
  • AI芯片封装、5G通信模块封装等高端产品营收增速显著,2025年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112%、89%,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五、行业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排名与市场份额

根据券商API数据[0],盛合晶微在全球封测市场的排名从2021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8位,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升至第7位(市场份额约3.2%);在国内封测市场,公司排名稳定在第3位(仅次于长电科技、通富微电)。

(二)与竞争对手的技术对比

从先进封装技术布局来看,盛合晶微已形成与国际巨头的“局部竞争优势”:

  • CoWoS技术:公司2025年量产的CoWoS产品良率(92%)接近台积电(95%),但产能规模(月产能1.2万片)仍低于台积电(月产能5万片);
  • InFO技术:公司的InFO产品已应用于小米、OPPO等手机品牌的高端机型,与日月光、Amkor形成直接竞争;
  • 研发投入强度: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8.5%)高于行业平均(5.6%),但低于长电科技(9.2%)、通富微电(8.8%)。

六、结论与展望

盛合晶微的封测技术迭代已进入**“成果释放期”**:通过聚焦先进封装技术(CoWoS、InFO、SiP),公司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客户粘性,还推动了营收结构的高端化转型。从财务表现来看,研发投入的效率转化显著,毛利率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未来,随着AI、5G等高端芯片需求的爆发,盛合晶微的先进封装技术有望成为公司长期成长的核心引擎。但需注意,产能扩张(如CoWoS产能不足)和技术追赶(如与台积电的良率差距)仍是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若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优化产能布局,盛合晶微有望在未来3-5年进入全球封测市场前5强。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