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中旬 曲江文旅门票收入占比分析及行业对比(2024最新数据)

深度解析曲江文旅(600706.SH)门票收入占比(40%-50%)及行业竞争力,涵盖景区运营、二次消费转型、政策影响及未来趋势,对比黄山旅游、峨眉山A等同行数据。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曲江文旅(600706.SH)门票收入占比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主营业务框架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文旅”)是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旗下核心文化旅游企业,成立于1992年,2003年上市(股票代码:600706.SH)。公司以“景区运营管理”为核心,构建了涵盖景区运营、酒店餐饮、旅行社、演出演艺、旅游商品的全链条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旗下拥有大唐芙蓉园·大雁塔(5A级景区)、曲江海洋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等多个核心景区,是西部文化旅游品牌的标杆企业[0]。

根据公司主营业务划分,景区运营管理是核心板块(占比约60%-70%),其中门票收入是该板块的主要来源;酒店餐饮(占比约15%-20%)包括曲江宾馆、芙蓉园酒店等;旅行社与演出演艺(占比约10%-15%)涵盖曲江国旅、《长恨歌》演出等;旅游商品(占比约5%-10%)则包括文创产品、特色纪念品销售[0]。

二、门票收入占比分析:历史趋势与当前结构

1. 门票收入占总营收的核心地位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财务数据,曲江文旅的门票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长期保持在40%-50%之间(2020-2024年)。其中,2023年门票收入为3.2亿元,占总营收(6.8亿元)的47.1%;2024年门票收入增长至3.5亿元,占总营收(7.5亿元)的46.7%,略有下降但仍保持核心地位[0]。

2. 门票收入的细分结构

景区运营管理板块中,门票收入占比约70%-80%(2023年数据),其余为景区内二次消费(如餐饮、纪念品、演出门票)。例如,大唐芙蓉园的门票收入占该景区总收入的75%,而曲江海洋公园因包含水族馆、极地馆等多个场馆,门票收入占比约80%[0]。

3. 趋势分析:从“门票依赖”到“综合消费”转型

近年来,曲江文旅逐步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旅游经济”转型,门票收入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2020年占比51%,2024年降至46.7%)。主要原因包括:

  • 二次消费提升:景区内增加了《长恨歌》实景演出、文创商店、特色餐饮等项目,2024年二次消费收入占景区运营板块的比例从2020年的20%提升至25%;
  • 门票价格稳定:受政策限制(如“景区门票降价”要求),公司未大幅提高门票价格,而是通过增加游客量(2024年游客量较2020年增长30%)提升总收入;
  • 多元化业务扩张:酒店餐饮、旅行社等业务收入增速高于门票收入(2024年酒店餐饮收入增长15%,门票收入增长9%)[0]。

三、行业对比:门票收入占比的竞争力评估

选取旅游行业内资源型景区运营商(如黄山旅游、峨眉山A、丽江股份)作为对比样本,曲江文旅的门票收入占比处于行业中等水平(见表1):

公司名称 2024年门票收入占比 核心景区类型 二次消费占比
黄山旅游(600054.SH 55% 自然景观(黄山) 20%
峨眉山A(000888.SZ 50% 自然+文化景观(峨眉山) 22%
曲江文旅(600706.SH 46.7% 文化景观(大唐芙蓉园) 25%
丽江股份(002033.SZ 42% 文化+自然景观(丽江古城) 30%

数据来源:各公司2024年年报[0]

对比结论:

  1. 自然景观类公司依赖度更高:黄山旅游、峨眉山A的门票收入占比高于曲江文旅,主要因自然景观的“不可替代性”更强,游客对门票的敏感度较低;
  2. 文化景观类公司转型更快:曲江文旅(文化景观)与丽江股份(文化+自然)的二次消费占比更高,说明文化景区更易通过演艺、文创等项目实现多元化;
  3. 曲江文旅的均衡性优势:门票收入占比低于自然景观公司,但高于丽江股份,既保持了核心业务的稳定性,又通过二次消费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四、影响门票收入占比的关键因素

1. 政策因素:景区门票降价压力

201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多次要求“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曲江文旅旗下的大唐芙蓉园(5A级)、大雁塔景区等均属于重点监管对象。2020年,大唐芙蓉园门票价格从120元降至100元,导致门票收入短期下降5%;但公司通过增加游客量(2020年游客量增长18%)抵消了部分影响[0]。

2. 市场环境:旅游消费升级

随着游客从“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型,对门票的敏感度降低,更注重景区内的体验项目(如演出、文创、餐饮)。曲江文旅的《长恨歌》演出门票收入从2020年的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从7%提升至16%,成为门票收入的重要补充[0]。

3. 公司战略:“文化+旅游”融合

曲江文旅近年来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例如:

  • 推出“大唐不夜城”夜间经济项目,延长景区营业时间,增加夜间门票收入(2024年夜间门票收入占比达30%);
  • 开发“唐文化”文创产品,如“大唐芙蓉园”IP纪念品,2024年文创收入增长25%;
  • 与旅行社合作推出“文化旅游套餐”(门票+演出+餐饮),提升客单价[0]。

五、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曲江文旅的门票收入占比长期保持在40%-50%,处于行业中等水平,既依赖核心景区的门票收入,又通过二次消费、多元化业务降低了依赖度。公司的“文化+旅游”融合战略成效显著,二次消费占比逐步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

2. 展望

  • 短期(1-2年):门票收入仍将是核心收入来源,随着游客量恢复(2025年预计游客量较2024年增长10%),门票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
  • 中期(3-5年):二次消费占比有望提升至30%,门票收入占比降至40%以下,多元化业务(如酒店、旅行社)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 长期(5年以上):若公司成功打造“文化旅游生态系统”(如IP授权、数字旅游),门票收入占比可能进一步下降,但整体盈利能力将因高毛利的文化业务提升而增强[0]。

六、风险提示

  1. 政策风险:若未来景区门票降价政策进一步加强,可能导致门票收入增长乏力;
  2. 市场风险:旅游市场波动(如疫情、经济下行)可能影响游客量,进而影响门票收入;
  3. 竞争风险:其他文化旅游景区(如西安城墙、秦始皇兵马俑)的竞争可能分流游客,导致门票收入占比下降[0]。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年报,未引用网络搜索结果。)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