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洛阳钼业通过产能扩张、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成本管控及ESG赋能六大措施提升铜钴业务毛利率的具体策略与成效。
洛阳钼业(603993.SH)作为全球领先的铜、钴生产商,其铜钴业务是公司核心盈利支柱之一。在新能源转型背景下,铜(用于电力系统、新能源设备)、钴(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持续增长,提升铜钴业务毛利率成为公司强化盈利能⼒、巩固行业地位的关键。结合公司战略规划与行业实践,其毛利率改善措施可归纳为产能扩张、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成本管控及ESG赋能六大核心方向,各措施协同作用,推动盈利质量提升。
公司当前处于“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上台阶”关键阶段,核心任务是推动TFM混合矿、KFM两大世界级铜钴项目建设与投产。其中,TFM混合矿项目位于刚果(金),是全球储量最大的铜钴矿之一,投产后铜产能将从现有约20万吨/年提升至40万吨/年,钴产能从约1.5万吨/年倍增至3万吨/年;KFM项目同样为世界级高品位铜钴矿,规划产能为铜20万吨/年、钴1.5万吨/年。
规模效应是产能扩张的核心逻辑: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矿山基建、总部管理费用)将分摊至更多产量,单位固定成本显著下降。例如,假设某矿山固定成本为10亿元/年,产能从20万吨提升至40万吨,单位固定成本将从5000元/吨降至2500元/吨,直接提升毛利率水平。此外,大规模产能释放还能增强公司对市场的话语权,降低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的价格波动风险。
洛阳钼业采用“矿山+贸易”的一体化模式,通过全链条控制实现利润最大化。上游,公司拥有铜钴矿山资源(如TFM、KFM),确保原材料自给;中游,具备采矿、选矿、冶炼及深加工能力(如钼铜冶炼厂),避免将矿石卖给第三方加工导致的利润流失;下游,通过全资子公司埃珂森(IXM)开展金属贸易,埃珂森是全球领先的金属贸易商,覆盖亚洲、非洲、南美洲及欧洲市场,能直接将产品销往终端客户(如新能源电池企业)。
一体化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消除中间商溢价。例如,若公司将矿石卖给第三方冶炼厂,需支付约10%-15%的加工费;若自行冶炼并通过埃珂森销售,可将这部分加工费转化为自身利润。此外,一体化还能缩短供应链周期,降低库存成本(如减少矿石仓储费用),并提升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技术升级是铜钴业务降本的关键抓手,公司通过优化采矿与选矿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生产效率。例如: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将铜钴产品从“初级精矿”向“深加工产品”延伸,利用新能源需求增长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
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可变成本,主要措施包括:
公司通过完善ESG治理框架,对标国际标准(如GRI、SASB),降低合规成本并获得产品溢价。例如:
洛阳钼业铜钴业务的毛利率改善措施具有协同性与针对性:产能扩张通过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产业链一体化减少中间环节利润流失,技术升级与成本管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品附加值,ESG赋能降低风险并获得溢价。这些措施共同作用,推动铜钴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22%(预计)。随着TFM混合矿与KFM项目的逐步投产,以及新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铜钴业务毛利率有望在未来2-3年进一步提升至25%以上,成为公司盈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