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盈精密新能源结构件需求复苏持续性分析 | 行业前景与公司竞争力

分析长盈精密新能源结构件需求复苏的持续性,涵盖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公司业务布局、技术竞争力及风险因素,展望未来市场潜力与增长动力。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长盈精密新能源结构件需求复苏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长盈精密(300115.SZ)作为消费电子与新能源精密零组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新能源结构件业务的需求复苏持续性,既取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增长动能,也与公司业务布局、技术能力及客户绑定深度密切相关。本文从行业环境、公司业务布局、技术竞争力、客户合作及风险因素五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与行业逻辑,对其需求复苏的持续性进行分析。

二、行业环境: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增长奠定需求基础

新能源结构件(如电池包结构件、底盘部件、车身轻量化结构件等)的需求直接关联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与单车价值量。尽管2025年最新销量数据未完全披露,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已形成明确支撑:

  • 政策驱动:中国“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36%,预计2025年将突破40%);欧洲市场受《欧盟新电池法规》《碳排放交易体系》约束,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超30%;美国《 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对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税收抵免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
  • 技术迭代:新能源汽车向“轻量化、高续航、智能化”升级,推动结构件的单车价值量提升。例如,电池包结构件需兼顾轻量化(铝合金/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钢材)与高强度(应对电池安全要求),单车价值量从燃油车的约1500元提升至新能源汽车的约3000-5000元;底盘结构件(如一体化压铸部件)因简化装配流程、提高刚性,成为新能源车企的核心采购环节。
  • 市场规模:据中信证券2024年研报,全球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850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2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25.4%,为长盈精密的新能源业务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三、公司业务布局:新能源结构件成第二增长曲线

长盈精密的主营业务分为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两大板块。其中,新能源业务自2021年起加速扩张,已成为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

  • 产品覆盖:公司新能源结构件业务涵盖电池包结构件(上盖、下箱体、横梁)、底盘结构件(一体化压铸副车架、控制臂)、车身结构件(车门框架、前后保险杠支架)及电机/电控结构件(电机外壳、电控箱体)。这些产品均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关联整车性能与安全,客户粘性高。
  • 产能布局:公司在深圳、东莞、苏州、重庆等地建立了新能源结构件生产基地,2024年产能已达120万套/年(电池包结构件)、80万套/年(底盘结构件);2025年计划通过定增募资扩建产能,将电池包结构件产能提升至200万套/年,以应对客户订单增长需求。
  • 客户结构:公司凭借精密制造能力,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LG化学、蔚来等头部客户的供应链。例如,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电池包上盖、比亚迪汉系列的底盘结构件均由长盈精密供应;宁德时代的CTP(无模组电池包)结构件也采用了公司的一体化压铸技术。这些大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如特斯拉的3年框架协议、比亚迪的年度采购合同),为公司新能源结构件需求的持续性提供了稳定保障。

四、技术竞争力:精密制造与创新能力支撑长期优势

长盈精密的新能源结构件业务之所以能在竞争中占据先机,核心在于其精密制造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新能力

  • 精密模具技术: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模具精度可达**±0.005mm**,能满足新能源结构件的高尺寸要求(如电池包上盖的平面度误差需控制在0.5mm以内)。例如,公司为特斯拉开发的电池包上盖模具,通过优化流道设计,将注塑周期从60秒缩短至45秒,生产效率提升25%。
  • 新材料应用:公司在铝合金压铸(如ADC12、Al-Si-Mg合金)、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结构件实现“轻量化+高强度”。例如,公司开发的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底盘部件,比传统钢材部件轻30%,同时抗扭刚度提升20%,已被蔚来ES8车型采用。
  • 自动化与智能化:公司在新能源结构件生产线上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如ABB、发那科机器人)与智能检测设备(如3D视觉检测系统),自动化率达**70%**以上。自动化生产不仅提高了产品一致性(不良率从1.2%降至0.3%),还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约15%),增强了公司的价格竞争力。

五、风险因素:需警惕竞争与市场波动

尽管长盈精密的新能源结构件需求复苏具备较强持续性,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 行业竞争加剧:随着新能源结构件市场规模扩大,文灿股份、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等竞争对手均在加速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如电池包结构件价格年降幅约5-8%),挤压公司毛利率。
  • 原材料价格波动:铝合金、钢材等原材料占新能源结构件成本的60%以上,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如2024年铝合金价格上涨12%),将增加公司生产成本,影响盈利水平。
  • 客户集中度风险:公司新能源业务对特斯拉、比亚迪等大客户的依赖度较高(2024年大客户收入占比约45%),若客户订单减少(如特斯拉因产能调整降低采购量),将对公司新能源结构件需求造成短期冲击。

六、结论:需求复苏持续性较强,长期增长可期

综合以上分析,长盈精密新能源结构件需求的复苏具备较强持续性,主要逻辑如下:

  1. 行业驱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CAGR超20%)与结构件单车价值量提升(CAGR超15%),为需求提供了底层支撑;
  2. 公司布局: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产能扩张与客户绑定(头部客户占比超40%)保障了订单稳定性;
  3. 技术优势:精密制造、新材料应用与自动化能力,使公司在竞争中占据先机,能持续满足客户的高要求;
  4. 风险可控:尽管存在竞争与原材料波动风险,但公司通过客户多元化(全球布局)、技术降本(自动化生产)等措施,已有效对冲部分风险。

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2030年全球预计达50%),长盈精密的新能源结构件业务有望保持25-30%的年增长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