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永兴材料云母提锂的市占率提升空间,涵盖全球锂需求增长、云母提锂技术优势、产能扩张计划及风险因素,预测2030年市占率可达7.5%。
全球锂需求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核心驱动力来自新能源汽车(NEV)和储能行业。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球锂需求约为35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65%,储能占比15%。预计2030年全球锂需求将达到100万吨LCE,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1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
锂提取技术主要分为盐湖提锂(占全球产量50%)、矿石提锂( spodumene)(占35%)和云母提锂(占15%)。云母提锂是中国特色技术路线,依托国内丰富的锂云母矿资源(占全球70%),避免了盐湖提锂(集中在南美)和矿石提锂(集中在澳大利亚)的地域限制。
当前,云母提锂的市场份额仍较低,但随着技术进步(如高压浸出、溶剂萃取)和成本下降,其在全球锂市场中的占比有望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30年的20%(约20万吨LCE)[0]。这为永兴材料等云母提锂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永兴材料是国内云母提锂龙头企业,2024年锂云母提锂产能为3万吨/年(其中2万吨已投产,1万吨处于调试阶段),产量约1.5万吨LCE,占全球锂产量的4.3%(1.5/35),占云母提锂市场的42.9%(1.5/3.5)。
锂业务是永兴材料的核心增长点,2024年锂业务收入占比达60%(约30亿元),毛利率为40%(高于行业平均35%)[0]。这一高毛利率主要源于公司的技术优势(如“锂云母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拥有江西宜春锂云母矿资源)。
永兴材料的产能扩张是市占率提升的关键支撑。根据公司公告[0],2025年将投产3万吨/年新产能,总产能达到6万吨/年;2027年计划再新增4万吨/年产能,总产能将达到10万吨/年。假设产能利用率为75%(行业平均水平),2030年公司锂产量将达到7.5万吨LCE。
云母提锂的核心难点是提取效率和成本控制。永兴材料通过自主研发,突破了“低品位锂云母高效浸出”和“锂盐纯化”等关键技术,使提取效率从传统的60%提升至85%,成本从2020年的35万元/吨降至2024年的2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30万元/吨)[0]。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如“膜分离技术”应用),成本有望进一步降至22万元/吨(2030年),巩固成本优势。
永兴材料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占其锂销量的70%),并通过“矿-厂-客户”一体化布局,确保资源供应和产品交付的稳定性。此外,公司正在拓展海外客户(如特斯拉、LG化学),预计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将从当前的10%提升至30%。
若考虑更乐观的场景(2030年全球锂需求120万吨LCE,云母提锂市场份额25%),永兴材料的全球市占率可提升至8.3%(10万吨产能×75%利用率/120万吨),提升空间达4个百分点。
江特电机、融捷股份等云母提锂企业也在加速产能扩张(江特2030年产能计划8万吨,融捷5万吨),可能导致云母提锂市场集中度下降,挤压永兴材料的份额。
锂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若未来锂供应过剩(如盐湖提锂产能释放),价格可能下跌,导致永兴材料的毛利率收缩,影响产能扩张计划。
锂云母矿的开采成本和供应稳定性可能影响产能利用率。尽管永兴材料拥有宜春锂云母矿资源,但仍需警惕矿价上涨或开采许可限制的风险。
永兴材料作为云母提锂龙头企业,依托产能扩张、技术与成本优势及客户资源整合,其全球锂市场市占率有望从2024年的4.3%提升至2030年的7.5%,提升空间约3.2个百分点。若行业需求增长超预期或公司技术突破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空间可扩大至4个百分点。
尽管存在竞争和价格波动风险,但云母提锂的战略地位(中国资源优势)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产能、客户)使其市占率提升具备较高确定性。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