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三川智慧稀土回收业务的毛利率水平,结合其技术优势、产品结构及行业对比,推测其毛利率约为25%-30%,并探讨未来提升空间。
三川智慧(300066.SZ)作为国内智慧水务与稀土资源回收利用双主业布局的企业,其稀土回收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天和永磁运营)的毛利率水平是投资者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文结合公司公开财务数据、业务模式及行业背景,从整体财务表现、业务结构特征、技术与成本优势、行业对比等维度,对其稀土回收业务的毛利率水平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公司2025年三季度报告及公开资料,稀土回收业务是三川智慧的第二大主业,主要通过酸法工艺和碱转-酸溶联合工艺处理钕铁硼废料、熔盐渣等原料,生产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等稀土氧化物(其中氧化镨钕为核心产品)。控股子公司天和永磁是该业务的核心平台,具备以下竞争优势:
2025年三季度,三川智慧实现总收入8.28亿元,营业成本6.18亿元,整体毛利率约25.36%(计算公式:(总收入-营业成本)/总收入×100%)。但稀土回收业务的毛利率需结合其业务特性单独分析,因该业务与智慧水务(毛利率约20%-25%)的成本结构差异较大。
由于公司未单独披露稀土回收业务的分部收入与成本,本文通过业务结构、技术优势、行业对比等维度推测其毛利率水平:
假设稀土回收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20%-25%(参考同类双主业企业的业务分布),则2025年三季度稀土业务收入约1.66-2.07亿元。若该业务贡献公司净利润的25%-30%(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1.53亿元),则稀土业务净利润约0.38-0.46亿元,对应毛利率约23%-27%(计算公式:净利润/收入×(1/(1-所得税率)),假设所得税率15%,则毛利率≈0.38/1.66×(1/0.85)≈27%)。
天和永磁的**高收率(96%)**是其核心成本优势。稀土回收的主要成本为原料(钕铁硼废料、熔盐渣)及加工成本,高收率意味着单位原料能生产更多产品,降低单位原料成本。例如,若行业平均收率为92%,天和永磁的收率比行业高4个百分点,相当于原料成本降低约4%(假设原料占成本的70%),从而推动毛利率提升约2.8个百分点。
天和永磁的产品以氧化镨钕(主要产品)、氧化镝、氧化铽等为主,其中镝、铽等重稀土氧化物附加值更高(价格约为镨钕的5-10倍)。若重稀土产品占比约10%-15%,则产品结构的优化可提升整体收入附加值,推动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稀土回收行业的毛利率通常在20%-30%之间,龙头企业(如厦门钨业、中色股份)的毛利率约25%-30%(因技术先进、原料稳定)。天和永磁作为行业内少数具备熔盐渣处理能力的企业,技术壁垒较高,毛利率应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约25%-30%。
综合以上分析,三川智慧稀土回收业务的毛利率约为25%-30%,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25.36%),主要得益于高收率的技术优势、优化的产品结构及熔盐渣处理的独特能力。
未来,若公司能稳定获取低价原料(如与钕铁硼生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提升重稀土产品占比(如增加氧化镝、氧化铽的产量),或扩大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稀土回收业务的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30%以上。
需注意的是,由于公司未单独披露分部数据,以上分析为合理推测,具体毛利率水平需以公司年报中的分部报告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