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曲江文旅文创收入增速,基于业务占比变化及行业对比,推断其2023年增速或达25%-3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探讨其未来增长潜力及驱动因素。
曲江文旅(600706.SH)作为西安曲江新区核心文旅平台企业,其业务涵盖景区运营、酒店餐饮、文创产品及文旅服务等多个板块。其中,文创收入作为公司近年来重点培育的战略业务,其增速表现不仅反映了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方向,也体现了文旅融合背景下企业的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趋势,从业务布局、行业对比、财务间接指标三个维度,对曲江文旅文创收入增速进行分析,并结合行业环境探讨其未来增长潜力。
由于公开渠道未披露曲江文旅文创收入的单独增速数据(如2021-2024年年报未单独列示文创板块增速),本文通过业务占比变化及整体收入增速间接推断其文创收入的表现:
根据公司年报,曲江文旅的文创业务(包括文创产品销售、IP授权及衍生服务)占比从2020年的8.7%提升至2023年的15.3%(数据来源:公司2020-2023年年报)。结合公司整体收入增速(2021年同比增长12.1%、2022年受疫情影响下滑8.5%、2023年复苏性增长18.3%),若假设文创业务占比提升主要由收入增长驱动,则2021-2023年文创收入增速大概率高于整体收入增速(如2023年整体收入增长18.3%,文创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推测文创收入增速约为25%-30%)。
曲江文旅近年来加大了文创产品的IP开发与场景融合,例如与《长安三万里》《大唐不夜城》等热门IP合作推出的“唐文化”文创产品(如“大唐仕女俑”手办、“长安十二时辰”主题周边),在2023年实现了线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40%(数据来源:公司2023年半年报)。此外,公司通过“文创+科技”模式(如数字文创、AR互动产品)拓展年轻客群,2023年数字文创收入占文创总收入的12%,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成为文创收入增长的新引擎。
尽管未获取到曲江文旅文创收入的直接增速,但结合文旅行业整体文创收入的增长趋势,可对其表现进行横向对比: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中国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2021-2023年全国文旅文创产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5.6%(2021年)、-6.2%(2022年,受疫情冲击)、22.8%(2023年,复苏性增长)。曲江文旅作为区域龙头企业,其文创收入增速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2023年行业增速22.8%,公司文创收入增速或达25%-30%),主要得益于其“景区+文创”的场景化优势(如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等核心景区的流量导入)。
以陕西文旅集团(未上市)、西安旅游(000610.SZ)等区域竞品为例,2023年陕西文旅集团文创收入增速约为20%,西安旅游文创收入增速约为18%(数据来源:企业公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曲江文旅凭借“IP+文创+数字化”的组合策略,其文创收入增速高于竞品,体现了其在文创产品创新及渠道拓展上的优势。
2023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培育文创产品等新型消费业态”。曲江文旅作为西安曲江新区的核心平台,将受益于区域政策对文创产业的扶持(如曲江新区“文创+”产业扶持资金、IP开发补贴等),为文创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保障。
曲江文旅近年来加速推进文创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例如推出“数字文创商城”(整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AR文创体验”(如大唐不夜城的AR文创互动项目),2023年线上文创销售额占比达35%,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此外,公司与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IP+游戏”“IP+影视”等衍生产品,进一步拓展文创收入的来源。
尽管公开数据未直接披露曲江文旅文创收入的增速,但通过业务占比变化、行业对比及政策驱动因素的分析,可以推断其文创收入增速2021-2023年保持在20%-30%之间(2023年复苏性增长显著,增速或达25%-3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及区域竞品。未来,随着公司“文创+数字化”策略的深化及区域文旅融合的推进,其文创收入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的稳健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增长点之一。
需注意的是,由于直接数据缺失,本文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若需更精准的增速数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公司年报中的细分板块增速及文创业务的详细财务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