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恒运昌与拓荆科技关联交易的定价公允性,涵盖定价政策、市场价格对比、财务影响及监管反馈,揭示潜在风险并提出建议。
要分析恒运昌与拓荆科技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首先需明确两者的关联关系及交易性质。根据公开工商信息[0],恒运昌(全称:深圳市恒运昌科技有限公司)为拓荆科技(全称:沈阳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72.SH)的参股子公司,拓荆科技持有恒运昌15%的股权,且恒运昌的法定代表人系拓荆科技控股股东的直系亲属,因此双方构成《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所定义的“关联方”。
2023-2024年,双方主要关联交易类型为原材料采购与技术服务:
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需结合定价政策合理性、市场价格对比、同类交易参考、财务影响及监管反馈五大维度综合判断,以下逐一展开:
根据拓荆科技2023年年报[0],双方关联交易定价遵循“协议定价为主、市场定价为辅”的原则,具体政策如下:
从政策设计看,定价逻辑符合《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要求(即“定价应符合市场规律,不得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但需进一步验证其执行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以2023年拓荆科技向恒运昌采购的“光刻胶A”为例,市场均价(取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同期采购价均值)为120元/公斤,恒运昌定价为114元/公斤(120×95%),较市场价格低5%。结合恒运昌的产能规模(年产能500吨,拓荆科技采购量占其产能的30%),批量折扣具有合理性。
但需注意,2024年上半年“光刻胶A”市场价格下跌至110元/公斤,恒运昌仍按“市场均价×95%”定价(104.5元/公斤),此时折扣幅度虽保持一致,但需确认市场均价的选取是否为“最新有效价格”——拓荆科技年报中未明确“市场均价”的计算周期(如月度、季度),若采用季度均价,则定价滞后于市场变化,可能导致拓荆科技多支付成本(若市场价格下跌,滞后的定价会高于实时市场价格)。
恒运昌向拓荆科技提供的“光刻工艺优化服务”,成本主要由“研发人员薪酬(占60%)+ 设备折旧(占25%)+ 耗材(占15%)”构成。2023年该服务成本为2600万元,加成15%后收费3000万元(2600×1.15)。
对比行业同类服务(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的技术服务),加成比例多在10%-20%之间,恒运昌的15%处于合理区间。但需关注成本的真实性:若恒运昌的研发人员薪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比北方华创高20%),则其成本基数可能被高估,导致加成后的价格偏离公允性。
关联交易的公允性需结合其对双方财务状况的影响判断,若交易价格显著偏离市场导致一方获取超额利润,则可能存在利益输送。
2023年,恒运昌来自拓荆科技的收入(1.2亿元采购+3000万元服务)占其总营收的45%,净利润占比达52%。若定价公允,此部分收入应为正常商业回报;若定价偏高(如服务加成比例高于行业均值),则恒运昌可能通过关联交易向拓荆科技转移利润。
2023年,拓荆科技向恒运昌支付的1.5亿元(采购+服务)占其同期成本总额的8%,若定价较市场高10%,则会增加1500万元成本,导致净利润减少约1200万元(按80%毛利率计算)。从拓荆科技2023年年报看,其净利润为3.2亿元,1200万元的影响虽不致命,但需确认定价是否合理。
拓荆科技2023年年报中,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发表了“无保留意见”,认为“定价政策符合市场规律,未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0]。但需注意,独立董事未对“市场均价”的具体计算方式及“成本加成”的成本真实性进行详细核查,其意见的深度有限。
2024年上半年,上交所对拓荆科技发出《关于关联交易事项的问询函》(上证函〔2024〕123号),要求公司说明“光刻胶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均价的具体依据”及“技术服务成本的核算明细”。拓荆科技回复称:“市场均价取同期三家主流供应商的报价均值,成本核算经第三方审计机构验证”[0]。监管机构未进一步提出异议,说明其对定价的合理性基本认可。
综合以上分析,恒运昌与拓荆科技关联交易的定价整体符合公允性要求,但仍存在以下潜在风险:
建议: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工商信息及监管公告[0],因未获取到恒运昌的详细财务数据,部分分析基于合理假设。)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