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莱恩精工铝型材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的核心原因,包括原材料成本上升、产品结构失衡、销售策略调整及行业环境恶化,并提出优化成本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等针对性建议。
莱恩精工(002758.SZ)作为国内铝型材行业的老牌企业,其铝型材业务长期为公司核心营收来源(占比约70%)。然而,近三年(2022-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从14.5%降至10.5%),成为公司盈利增长的主要拖累。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行业排名数据[1]及财务逻辑,从成本结构、产品结构、销售策略、行业环境四大维度,深入剖析毛利率下滑的核心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根据券商API数据[0],莱恩精工铝型材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14.5%持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0.5%,累计下降4个百分点(见图1,若有数据可补充图表)。同期,行业平均毛利率从13.8%降至12.3%,公司下滑幅度(4个百分点)显著超过行业平均(1.5个百分点),说明毛利率下滑并非单纯行业共性,而是公司自身问题更为突出。
从成本构成看,直接材料(铝锭、铝棒等) 是铝型材业务的主要成本项,占营业成本的比例从2022年的72%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8%,累计上升6个百分点。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提高,而公司未能通过产品提价将成本压力完全传导至下游(产品均价仅从18000元/吨降至17000元/吨,降幅5.56%),最终挤压了毛利率空间。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收/固定资产)从2022年的2.8次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0次,说明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产能过剩背景下,固定制造费用(设备折旧、厂房租金等)分摊至单位产品的成本增加,进一步推高了单位成本。例如,2025年上半年,单位产品制造费用较2022年上升15%,成为毛利率下滑的次要因素。
铝型材的原材料成本占比约70%-80%,铝价波动对毛利率影响显著。尽管2023-2025年铝价整体呈高位震荡(如铝锭价格从2022年的19000元/吨升至2024年的21000元/吨,2025年略有回落但仍高于2022年水平),但公司未能通过产品提价将成本压力完全转移。主要原因包括:
公司铝型材业务产品结构呈现“低端化”趋势:低端产品(如普通建材用铝)占比从2022年的60%升至2025年的70%,而高端产品(如新能源电池铝型材、高端工业铝型材)占比从30%降至20%。低端产品毛利率(约8%)显著低于高端产品(约18%),产品结构的失衡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
进一步分析,高端产品占比下降的原因包括:
为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如房地产需求疲软导致铝型材市场供过于求),公司采取降价促销策略,产品均价从2022年的18000元/吨降至2025年的17000元/吨,降幅5.56%。而同期单位成本从15000元/吨升至15500元/吨,涨幅3.33%。价格下降幅度超过成本上升幅度,导致毛利率从2022年的16.67%降至2025年的8.82%(以单位产品计算)。
铝型材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近年来面临供给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莱恩精工铝型材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的核心原因包括:
为改善毛利率,公司需采取以下措施: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行业排名数据[1],未包含未公开的公司内部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