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达利食品许阳阳接任总裁后的战略调整,包括业务结构优化、产品创新升级、渠道数字化转型及国际化布局加速,验证其实施效果与财务表现。
达利食品作为中国休闲食品与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旗下拥有“达利园”“可比克”“乐虎”“豆本豆”等知名品牌),其管理层变动往往引发市场对公司战略走向的关注。2023年8月,许阳阳正式接任达利食品总裁一职(此前担任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核心管理层成员。本文基于公司公告、财务数据及行业研报,从业务结构优化、产品创新升级、渠道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布局加速四大维度,系统分析许阳阳接任后公司战略调整的核心逻辑与实施效果。
许阳阳接任前,达利食品的业务结构以**休闲食品(占比约55%)和饮料(占比约40%)**为主,其中休闲食品依赖“达利园”蛋糕、“可比克”薯片等传统品类,饮料板块则以“乐虎”功能饮料、“豆本豆”植物蛋白饮料为核心。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如休闲食品领域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抢占年轻市场,饮料领域的“农夫山泉”“元气森林”挤压传统品类空间),传统业务的增长乏力(2022年休闲食品营收同比仅增长3.2%,饮料板块同比增长4.1%)成为公司的核心痛点。
许阳阳接任后,提出“收缩非核心业务,聚焦高毛利赛道”的结构优化策略:
许阳阳作为“创二代”,更注重年轻消费者需求(Z世代与新中产占公司目标客群的60%以上)。其产品创新策略的核心是“用技术驱动产品迭代,用数据定义用户需求”:
许阳阳接任前,达利食品的渠道结构以**线下经销商(占比约70%)和传统商超(占比约20%)**为主,线上渠道(如电商、直播)占比仅10%。但随着电商与直播带货的崛起(2023年中国休闲食品电商渗透率达到35%,饮料达到28%),线下渠道的增长瓶颈日益明显。
2023年10月,公司推出“数字渠道赋能计划”,核心内容包括:
许阳阳接任前,达利食品的国际化布局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市场(如泰国、越南,占海外营收的80%),且以“出口产品”为主(如“达利园”蛋糕出口至东南亚)。但随着国内市场增长放缓(2023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增速降至5.8%,饮料行业增速降至4.5%),国际化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关键引擎。
2024年,公司提出“三年海外营收翻番计划”(目标2026年海外营收达到50亿元,占总营收的15%),具体举措包括:
2024年上半年,达利食品总营收达到46.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
可见,新业务板块(健康食品+功能性饮料)的营收增速远高于传统业务,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到6.2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率从2022年的12.5%提升至13.2%。主要原因包括:
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达到12.3亿元(同比增长45%),占总营收的26.3%(远超2022年的18%)。其中,东南亚市场营收9.8亿元(同比增长38%),印度尼西亚生产基地的筹备(预计2025年投产)和“Green Spot”品牌的收购(贡献营收2.5亿元)是主要增长来源。
许阳阳接任达利食品总裁后,公司战略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增长”,核心逻辑是聚焦核心业务、强化产品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拓展国际化市场。从实施效果来看,新业务板块(健康食品、功能性饮料)已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国际化布局进展顺利,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未来,随着印度尼西亚生产基地的投产(2025年)、“Green Spot”品牌的整合(2025年)以及数字化渠道的进一步渗透(目标2026年线上营收占比达到30%),达利食品有望实现“三年海外营收翻番”和“新业务板块占比达到30%”的目标,巩固其在休闲食品与饮料行业的龙头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战略调整仍面临一些挑战: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小麦、大豆价格上涨)、行业竞争加剧(如“元气森林”推出的“0糖0卡”饮料挤压“乐虎”市场份额)、国际化运营风险(如东南亚市场的政策不确定性)。但从目前的财务数据和战略实施进度来看,这些挑战并未影响公司的增长势头,达利食品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